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艾滋女”事件:誰來為閆德利的名譽“買單”?

時間:2009-10-22 09: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 題:“艾滋女”事件:誰來為閆德利的名譽“買單”?

  任沁沁 雷娟麗

  北京西南100余公里處的河北省容城縣賈光村--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村莊;在這裡出生長大的閆德利--一個也許同樣再普通不過的30歲女子,最近始料不及地在網際網路上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10月12日,一條內容為“河北榮城‘艾滋病女’與279名‘嫖客’發生關係”的帖子在網際網路上被廣泛轉載。“閆德利”就是帖子裏所指的“艾滋病女”, 帖子“自稱”是“閆德利”所寫,“閆德利”還自稱是為“報復”而故意為之。

  而且,“自稱”是閆德利的部落格裏還公佈了200多個所謂“性接觸者”的手機號碼。隨之曝光的,還有大量閆德利的“艷照”。

  短短幾天內,“艾滋女”成為網路上的最熱關鍵詞之一。“閆德利”的名字搜索量高達近43萬人次。

  正在公眾輿論把抨擊的矛頭洪水般地指向“艾滋女”的時候,事情突然有了轉變。

  15日從網路上了解到關於自己的消息之後,當事人閆德利十分震驚。“部落格上流傳的內容是假的,我從來沒有開過部落格。”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為了證明清白,閆德利18日從打工地北京返鄉體檢,HIV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19日她又返回北京,到國家疾控中心進行最終檢測,結果也顯示她確未感染艾滋病毒。

  閆德利似乎終於有了為自己挽回“爛得不能再爛”的名譽的機會。 

  “還未弄清真相就把閆德利赤裸裸地推到了公眾面前,這無疑對弱小的她造成了巨大傷害。”一位關注“艾滋女”事件的深圳網友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閆德利的母親説,這件事讓全家人在村裏抬不起頭來,儘管家裏人認為這不是孩子的錯。閆母喃喃自語,“以後可怎麼做人吶?”

  突來的事件打亂了閆德利繼父閆寶起每年農忙結束後去做瓦工的計劃,閆寶起在網路中被描述成“禽獸”。他説:“説我就説了,我老了,把孩子説成這樣,以後還怎麼活?”

   網友“艾賓浩斯”説:“誰來保護遭受網路黑手報復的閆德利?誰來保護有可能遭受網路黑手報復的我們?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否則,今天你幸災樂禍看熱鬧充當閒人,明天你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閆德利’。”

  “求助於法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網友mamba認為閆德利應該大膽地走出來維權。

  18日,閆德利和家人到當地派出所報案。“這件事社會影響太大了,我希望能追查到兇手,還我自己清白,還社會一個公道。”她説。

  目前,“艾滋女”事件還沒有塵埃落定。誰來為閆德利的名譽負責?

  閆德利表示,她懷疑部落格內容是她的前男友寫的,因為只有前男友有她的照片;他還拿“照片上網”威脅過閆德利。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黃愛學説:“從目前的案情來看,行為人編造虛假資訊和散佈圖片的行為構成惡意侵權,侵犯了受害人的名譽權和隱私權。”

  另外,從造成的嚴重的後果來看,黃愛學認為這種行為觸犯了中國刑法關於誹謗罪的規定。閆德利可以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也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很多網友還認為,有關媒體和網路也應承擔一部分責任,為閆德利的名譽“買單”。 

  “網路資訊傳播者和新聞媒體對於未經甄別和核實的資訊加以傳播,擴大了侵權範圍和損害後果,根據其過錯程度應承擔侵權責任,”黃愛學説,“網路服務商如果未盡審查義務或者不予以及時刪除相關資訊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網際網路已由一種資訊技術手段演變為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媒體。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38億人,居世界第一。

  公眾開始習慣通過網路表達訴求,甚至以此影響事件的進程和方向。網路輿情也開始成為有關部門不能回避的東西。

  今年5月,“鄧玉嬌案”在網路上引起強烈反響,最終鄧玉嬌免於刑事處罰,人們認為網路言論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華南虎照、“躲貓貓”事件、高考生假少數民族身份曝光、南京“天價煙局長”周久耕案等事件,都是在網路上生成、擴大,並最終推動解決的。

  不過,在虛擬的網路空間裏,除了來自公眾的正義的呼聲,也有網路色情、網上侵權、網路詐騙等網路犯罪侵犯問題。

  “艾滋女”事件就是典型的網際網路上侵犯個人隱私權的案例。此外,近日出現在網路上的《南郵已婚女教師勾引班上男生,導致懷孕並墮胎》的“熱帖”,曝光了當事人全部個人資訊和“偷情過程”,這也讓一些網民心生疑慮。

  中國制定並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以適應網際網路發展的需要,頒布實施了《電腦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等10余個法規以及政令,及具體的實施辦法。新修訂的刑法中規定了3條與電腦有關的犯罪行為。

  “但牽涉到名譽權、隱私權、著作權等法律保護的種種問題,依然是網路立法的真空地帶。”遼寧大學法學院教授石英認為,由誰來披露個人資訊、披露到什麼程度,個人權益受到侵害後,應該如何救濟等,都需要法律作出明確規定。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説:“有關部門應當從‘艾滋女事件’以及一系列網路侵權的案例中,反思如何加強網路輿論監督,如何規範網路倫理,如何保護隱私權等;廣大網民,應當考慮如何實事求是、負責任地發表言論,而不是無聊炒作、盲目跟風,以致對當事人造成損害和困擾。”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光召曾表示,應當重視網路文化倫理建設,強化相關機構和個人的自律意識、協同意識、責任意識,以趨利避害,促進網路新媒體的健康發展。

  鳳凰網編輯彭遠文在他的評論《閆德利,對不起!》中寫道:“我想,對閆德利本人來説,最好的結果是這件事根本就沒有發生過,而現在,即使我是在為她説話,對她仍然是一種傷害。但傷害已經發生,我們有責任為她正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