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積極利用國際貿易規則應對歐盟貿易保護行為

時間:2009-08-04 10:0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2日電(記者 尚軍)中國政府7月31日通過常駐日內瓦世貿組織代表團致函歐盟方面,就歐盟對中國緊固件採取的反傾銷措施提起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首次訴諸該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尋求解決與歐盟的貿易爭端。

  影響中國數億歐元出口

  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31日在日內瓦發表聲明説,歐盟在處理中國鋼鐵緊固件反傾銷一案的過程中存在諸多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之處,且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的裁決結果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損害了1700余家中國緊固件企業的正當貿易利益。

  聲明説,在與歐盟對話無果後,中方才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緊固件是作緊固連接用的一類機械零件,主要包括螺母、螺栓、螺柱、螺釘等,在機械、設備、車輛、船舶、鐵路、橋梁等上面廣泛應用。

  中國與歐盟緊固件貿易糾紛始於2007年11月9日,歐盟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發起反傾銷調查。緊固件産品看似不起眼,卻關乎中國每年對歐盟近6億歐元的出口。

  儘管部分中國企業積極應訴,據理力爭,但歐盟還是不顧中方反對,於今年年初決定對中國緊固件徵收最高87%的正式反傾銷稅,為期五年。這對遭遇全球貿易萎縮之苦的中國緊固件企業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式,中國和歐盟雙方將就此爭端展開為期60天的磋商,如果不能解決問題,中方有權要求世貿組織設立專家組對歐盟措施的合法性進行調查和裁決。

  歐盟決定站不住腳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31日表示,中方認為歐盟在立案、調查和裁決過程中違反了歐盟在世貿組織中應承擔的義務。

  參與應訴的中國浙江省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峰8月1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為,歐盟對中國緊固件徵收高額反傾銷稅根本站不住腳,中方完全有理由通過世貿組織尋求歐盟糾正。

  中方企業對歐盟的諸多做法頗為不滿。張峰説,歐盟直到現在都不肯公佈歐方投訴企業名單,這剝奪了中方企業一項重要的申辯權利。因為根據歐盟反傾銷規則,必須是代表歐盟涉案産品總産量25%以上的歐盟企業投訴才能立案。

  中方在布魯塞爾聘請的律師羅伯特麥克萊恩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指出,中國緊固件出口根本沒有對歐盟同行構成衝擊,因為後者多從事高端緊固件生産,因此作為歐盟採取反傾銷措施必備要件之一的産業損害無從談起。

  此外,歐盟在作出反傾銷處罰決定的同時,卻對兩家歐盟企業設在中國的下屬公司網開一面,這種歧視性做法更引起了中方的不滿。

  積極利用國際規則

  中國商務部的統計顯示,自1979年歐盟對華發起第一起反傾銷調查以來,歐盟共對華發起140余起反傾銷調查,是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之一。

  最近一段時間,陷入嚴重經濟衰退的歐盟面對內部貿易保護主義壓力,更是頻頻對中國産品揮舞反傾銷“大棒”,但緊固件一案卻是中國首次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反對歐盟的不公裁決。

  長期從事中歐經貿關係研究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鄧肯弗裏曼8月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國政府這一舉措是開始利用國際貿易規則維護自身利益的新起點。

  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在聲明中説,中方堅決反對任何濫用反傾銷規則、助長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

  弗裏曼説,不僅中方對歐盟濫用反傾銷規則感到強烈不滿,歐盟內部對此也不乏批評之聲,指責一些産業在利用歐盟規則謀求私利。

  弗裏曼認為,緊固件一案標誌著中國政府正在積極學習利用國際貿易規則維護自身利益。他説,過去中國政府在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中一直保持低調,但現在開始逐步適應國際貿易體系,這有利於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弗裏曼説:“只要體系的參與方能夠利用這一體系並且尊重這一體系的決定,那麼就會強化這一國際貿易體系。”

  今年秋天,歐盟委員會有望公佈對中國皮鞋反傾銷復審的最終結果,以決定是否取消已實施近三年的反傾銷稅。從目前看,大部分歐盟成員國都希望結束這項得不償失的反傾銷措施,但歐盟仍需抵制住貿易保護主義誘惑以及來自自身企業的壓力,作出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