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我國科技人員積極為保增長獻計獻策提供智力支援

時間:2009-04-28 08:29  來源:人民日報

  浙江大學教授胡樹根最近又多了一個新頭銜——杭州市首批科技指導員。連日來,他帶領的科技小分隊在“制筆之鄉”桐廬縣分水鎮忙個不停:指導制定産業品牌戰略、幫助企業開發新型環保筆……望著他們忙碌的身影,分水鎮副鎮長余紅堅喜上眉梢:“這樣一來,分水制筆的含金量和競爭力就更高了!”這是廣大科技人員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深入基層服務企業的一個縮影。

  為充分發揮科技支撐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科技部、教育部、國資委、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中國科協等7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動員廣大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的意見》,全國各地也相繼推出有力措施,動員組織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走出實驗室,深入經濟建設第一線,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貢獻力量。

  日前在安徽宣城舉行的現代養殖業座談諮詢會上,劉以訓院士、夏鹹柱院士現場指點迷津:“養殖生態豬是佔領高端市場、提高附加值的必由之路,要從種豬選育、飼養環境、疾病防控上通盤考慮……”養殖大戶們聽後茅塞頓開。中組部、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8部委組織的院士專家諮詢服務活動自4月16日啟動以來,120多位院士、專家奔走在蘇、粵、浙、湘、皖、豫6省的城鄉大地上,為當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破解“三農”難題把脈開方,獻計獻策。院士專家們不顧旅途勞頓,每天都是連軸轉,忙得不亦樂乎。

  記者在江蘇採訪時看到,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企業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江蘇省科技廳廳長朱克江告訴記者,“我們與教育廳聯合啟動的‘校企聯盟’行動開展半個多月來,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東南大學等100多家高校、院所已上報2800多個結盟項目,其中南京大學就安排了100多個。目前已與1600多家企業進行意向性對接,部分項目已正式簽約。”

  浙江省科技廳推出的“科技幫扶促調”活動也進行得有聲有色。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高校、院所幫扶企業近千家,開展技術培訓1000多場次。其中,浙江大學組織了100個創新服務團隊,為20多個地縣編制産業發展規劃,為全國各地3000多家企業共組織實施4500多項科技轉化項目,向300多家企業以成本價或優惠價轉讓了400多項發明專利。(記者趙永新、袁新文、倪光輝、伍修瓊)

分享到: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