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輿論肯定兩會南京會談成果 媒體大篇幅報道

時間:2009-04-27 14:5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4月27日電(記者 張勇)對於兩會南京會談所達成的三項協議和一項共識,臺灣輿論普遍持積極肯定的態度。27日出版的臺灣主要報紙均對會談成果予以大篇幅報道,認為這是兩岸經貿關係邁出的一大步。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題為《迎接兩岸金融合作新紀元》的社論表示,經過多年漫長的等待,臺灣金融業終於盼到了曙光。兩會順利就金融合作、定期航班、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等議題簽署三項協議,並針對陸資來臺發表共同聲明,其中備受矚目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將為下階段洽簽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監理備忘錄(MOU)鋪路,這將使兩岸金融合作邁向新紀元。

  社論説,兩岸金融市場在隔絕多年之後,通過此次會談終於可以朝正常化發展,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期盼此次金融合作協議的簽署,為兩岸金融發展開啟新頁。

  《聯合報》除詳細介紹兩岸空中直達航路、班次、航點的擴充外,也重點對兩岸金融合作所取得的進展予以評析。該報在《兩岸金融開放跨出一大步》的文章中説,兩岸金融合作協議的簽署使兩岸金融開放跨了一大步,後續金融MOU如能順利簽署,新台幣就會像港幣一樣可與人民幣直接兌換。此外,臺灣銀行開辦人民幣存款,大陸的工商銀行等“登臺”演出,臺灣銀行在大陸掛牌做生意等,都將一一實現。

  《工商時報》在頭版頭條位置以《兩岸增班 直航降價》為題,對兩岸空運直航的進展進行了報道。該報引述有關人士的分析稱,兩岸金融MOU簽訂後,包括陸資來臺、金融業登陸等利多題材將集體“出籠”,有望促進資金回流,推動臺股在一、兩年內重回9000點以上水準。

  臺灣《經濟日報》則將報道重點放在大陸擴大對臺採購上,該報在頭版頭條對此項內容進行了解讀,並引述投資人的分析認為,會談成果消除了臺股以往的“政治風險”,觀光、營建、航運、金融、電子等“兩岸和平紅利概念股”將長線受益。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