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震後一週年:四川地震災區料出現再生育小高峰

時間:2009-04-24 08: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什邡四月二十三日電(楊傑 王萌)“哇!”什邡市婦幼保健院的板房産房內傳出了響亮的嬰兒哭啼聲,讓守侯多時的家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七斤二兩,身體健康!”醫生充滿笑意地告訴眾人。又一個地震中有傷亡家庭再生育的孩子來到了這個曾遭受地震劫難的世界上。

  這個可愛的嬰兒,其父母趙昌明、王堯芳早就為她取下了動聽的名字:趙盛純。

  二十三日十三時十七分,趙盛純降生在這個條件不算很好,也沒有高級設施的板房醫院裏。不過,這裡卻涌動春天般關愛的暖流。記者看到,板房內的通道上挂著北京瑪麗婦嬰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等幾所著名醫院等援建的標牌。

  女嬰的父親趙昌明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家是什邡市紅白鎮上小有名氣的裁縫世家。在去年“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他十一歲的兒子小明不幸遇難。兒子遇難後,他和妻子王堯芳悲痛欲絕,一直飽受思子之苦。

  “女兒的降生,給我們一家人的生活點燃了新的希望。”趙昌明説。

  三十八歲的趙昌明告訴記者:“選擇再孕之路確實不容易,不斷的余震、非正常生活、失去家園和親人的傷痛,再加上我和妻子相對‘高齡’,所以十月懷胎,心中一直很緊張。今天女兒能順利出生,我和妻子非常高興。”

  記者看到,三十四歲的王堯芳從産房出來後,得到了護士的精心料理。她看到躺在嬰兒床上的寶寶時,略顯疲憊的臉上,迸出了幾許高興的神采。

  地震災區像趙昌明一樣因災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還很多。災後,四川省為了幫助遇難孩子家庭平復悲傷、還絕望的父母以希望,于去年七月出臺了《關於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員傷亡家庭再生育的決定》。此後,四川省不少災後失去子女的家庭選擇了再次懷孕。據四川省人口計生部門震後統計,災區子女死亡並有生育意願的計劃生育家庭共計六千余個;截至去年底,七百五十七名婦女已然再孕。

  記者了解到,目前,江油、什邡等災區,已陸續有再生育的孩子出生。有關人士預計,在震後一週年之際,地震災區首個再生育小高峰已經來臨。

分享到: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