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新聞出版總署:已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版權法律體系

時間:2008-08-17 13:32  來源:法制日報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今天(16日)在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版權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建立了一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版權保護法律體系。

  閻曉宏説,1990年以來,中國先後頒布實施了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電腦軟體保護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先後加入了《世界版權公約》、《伯爾尼公約》、《錄音製品公約》、《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産權協定》、《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版權條約》及《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版權法律體系。

  閻曉宏介紹,司法保護與行政執法並行的雙軌體制,是中國版權保護制度的顯著特點和基本優勢。實踐證明,它符合中國的現狀和版權保護的要求。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各地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實行雙重保護制度,既有利於發揮司法在版權保護中發揮著主導性作用,也有利於發揮版權行政執法便捷及時、程式相對簡化、效率高的優勢。

  閻曉宏説,我國版權社會服務體系基本確立。由各類版權協會、版權集體管理組織、作品登記機構、認證機構、版權代理公司、維權組織等構成的版權社會服務體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初具規模,在服務社會、服務産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權利許可和使用的良性環境開始形成。同時,中國高度重視並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版權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場合的各類版權交流合作活動,積極推動中美、中歐、中日、中韓、中澳等雙邊版權合作,交流探討軟體版權保護、網路版權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保護等共同關注的問題,不斷發展多邊和雙邊版權合作關係。

  閻曉宏説,30年前,版權在中國無人所知;現在,版權在中國無人不曉,版權保護的觀念開始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崇尚創新、尊重版權”的社會氛圍逐漸形成。這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堅持不懈地進行宣傳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分享到:
編輯:朱毅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