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原則通過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規劃以增強國家糧食安全 

時間:2008-07-03 08: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7月2日電  題:中國原則通過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規劃以增強國家糧食安全

  新華社記者 齊海山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和《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

  按照規劃,位於中國東北的吉林省的糧食總産量將力爭達到600億斤水準,保證中國延續“強基礎、保供給”這一糧食生産政策。

  吉林省是中國糧食主産省份之一,也是糧食增産較大的重點區域,組織實施《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用五年左右時間,使吉林省糧食生産能力提高100億斤以上,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這也意味著,吉林省將成為繼河南、山東、江蘇、黑龍江省之外的又一個糧食總産超600億斤的産糧大省。

  吉林省省長韓長賦説:“吉林省土地資源豐富、土質肥沃、農業科技力量雄厚,糧食增産還有很大的空間,利用5年或稍長一點時間,通過完善水利工程設施,進行土地整理復墾,建設高標準良田,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農業新技術好研發推廣優質高産新品種等措施,整體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吉林省糧食生産完全有能力由目前的年500億斤提高到年600億斤的階段性水準。”

  據悉,《總體規劃》包括吉林省中西部地區實施重大引水工程、大型灌區建設和改造、中部土地保護和西部土地整理、全程農業機械化示範、空中雲水資源開發、農業良種培育和推廣、生産技術整合與普及等十大工程、29個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60億元。

  吉林省主管農業的副省長王守臣認為,此規劃是吉林省首次把糧食生産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有機結合起來,突破了單一的僅僅規劃糧食生産的模式。

  他説:“此規劃既考慮了水利、農田、良種及技術等直接增産糧食的項目,又考慮了生態保護、社會發展、資源有效配置等因素。”

  糧食安全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家安全事項之一。2004年以來,中國的糧食連續四年增産,2007年糧食總産量達到10030億斤,2008年夏糧生産實現連續五年增産,單産也將創歷史新高。但與需求相比,中國糧食的品種結構尚有一定差距。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祝業輝認為,隨著中國人口持續增長,工業化、城鎮化進一步發展,中國耕地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每人平均耕地和水資源佔有量將繼續下降,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增強。

  相關專家認為,近年來世界糧食消費需求量快速增長,而生産增長相對緩慢。據美國農業部測算,近10年全球穀物消費需求增加2.2億噸,世界穀物庫存消費比已接近30年來最低水準,在能源緊缺、油價攀升的背景下,能源與食品爭糧矛盾日益突出,全球糧食供求將進一步趨緊。

  為此,中國政府已開始實施糧食戰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産水準高和調出量大的糧食生産核心區,在集中開發一批資源有優勢、增産有潛力的糧食後備産區。

  吉林省糧食經濟研究所所長劉笑然説:“多年來,中國逐年增加糧食生産投入,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2008年夏糧又是一個豐收年,切實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

  “規劃的實施將更大發揮吉林省的糧食生産潛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中國必須牢固樹立長期立足國內確保糧食基本自給的指導思想,任何時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糧’。”吉林省省長韓長賦説。

  中國農業部部長孫政才日前表示,隨著中國惠農政策的不斷實施,以及採取切實有效的糧食增産措施,儘管今年中國先後遭遇雪災和地震等自然災害,但人們大可不必對中國的糧食安全心存擔憂,從長期來看,中國也完全有能力立足國內生産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並適當利用進出口調劑餘缺來保障糧食安全。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