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民政部、紅十字會總會、慈善總會發放捐贈款物紀實

時間:2008-06-23 08:46  來源:新華網

“大愛有蹤”
——民政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發放捐贈款物紀實

  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記者 王茜、李菲)讓愛心在陽光下傳遞,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筆筆善款善物都要有蹤跡,而且還要做到雪中送炭。

  汶川有難,八方支援。截至20日12時,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465.80億元,實際到賬款物452.44億元,已向災區撥付捐贈款物合計156.09億元。

  這460多億元中,有愛心企業的慷慨解囊,有退休工人的畢生積蓄,有小學生若干天的零花錢……

  如何讓公眾的愛心在陽光下傳遞?如此巨大的資金和物資將會流向何方?能否真正到達受災群眾的手中?

  帶著這些公眾迫切關心的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華慈善總會、民政部。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十張表格存檔物資發放全程“痕跡”

  這是一套完整的物資發放表格,上面記錄著物資分配通知、出庫通知、物資收據、物資分配計劃、受益群眾簽字……

  “這套統一制試的表格,從報災開始直至發放至群眾手中,每個環節都有相關表格,都有可查的記錄。”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江亦曼説。

  5月12日接到汶川地震的災情通報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迅即成立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並向北川、都江堰等災區派出災情考察小組。

  帳篷告急!手電筒告急!礦泉水告急!……災區的各種需求,飛向中國紅十字會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同時,全國人民的支援災區的款物也潮水般地向中國紅十字會聚集。

  5月14日16時,根據一線同志反饋回來的資訊,總指揮部下達命令,在3日內緊急採購600萬元救災物資,發往受災最嚴重的德陽、綿陽、廣元、雅安4市。應急救災資金也緊急下撥到各災區的紅十字會手裏。

  200元,500元,1000元……全國人民競相為地震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截至6月19日18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共募捐到款物47.21億元,地方紅十字會為101.29億元。“短時間內,捐贈的款物高達上百億元,這在中國紅十字會104年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新聞發言人王平説。

  面對鉅額善款,中國紅十字會鄭重向社會承諾,在這次地震救災中不提取任何的行政管理費用和項目支援費,所有的募捐和對災區的物資發放全部上網。同時由以往的事後審計,變成實時監督,全程跟蹤審計。

  地震已經過去1個多月了,災後重建中新的需求,又擺在紅十字會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桌面上。糧食、蚊帳成為目前採購的主要物品。為了公開、透明、合理地使用好愛心人士的捐款,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決定通過公開投標的方式“陽光”採購糧食和蚊帳,並將於6月底前,將近6500噸糧食和170萬頂蚊帳全部運到災區。

  截至6月19日18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已發放款物14.52億元,地方紅十字會為30.35億元。

  中華慈善總會:為一份份沉甸甸的囑託,透明、公開是我們的工作原則

  小女孩李揚因白血病6月1日那天不幸去世,臨終前,她把1萬元錢,委託給她的父母,請他們代她捐給災區的孩子……

  一位已經沒有經濟收入90歲高齡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將政府每月補貼的200元錢捐給我們,要為災區人民送上一點心意……

  “像這樣的捐款還有很多,我們接在手裏,沉在心裏啊!” 中華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感慨地説。

  截至6月20日9時,中華慈善總會累計接收四川汶川大地震社會捐贈資金78253.41萬元(銀行通知到賬數)。累計撥付抗震救災資金55009.82萬元。

  關於款物的發放問題,范寶俊説,我們早就明確了兩大原則,接收捐贈款物完全透明;撥付款物使用方法、用途徹底公開。

  范寶俊向記者展示了兩份清單,一份是捐贈物品發放清單,一份是捐贈資金使用方向。

  在捐贈物品發放清單上記者看到,表格上整齊地標注著日期、序號、單位名稱、捐贈物品、貨品大類、總價值、發貨地點(貨品存放地點)、是否發貨、目的地、是否抵運等。例如,從這張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臺灣濟慈捐贈的毛毯,總價值為1685715元,已發貨,目的地成都,已抵達。

  另一份是捐贈資金使用方向:

  —— 撥付四川27440萬元,其中用於災後學校、醫院群眾住房的重建25000萬元,企業災後重建資金1840萬元,緊急救援資金調撥600萬元;

  —— 撥付陜西省慈善總會和甘肅省慈善總會各5000萬元,用於災後受災群眾的臨時安置和住房、學校、醫院、福利院的重建;

  —— 根據國家統籌安排,劃撥10000萬元社會捐款購建過渡安置房;

  —— 直接購買救災物資7419萬元,包括購買帳篷6285萬元、購買食用油700萬元、購買輪椅290萬元、購買食品和日用品等144萬元;

  ——救災物資鐵路運費、裝卸費及其他費用150.82萬元。

  據了解,中華慈善總會在抗震救災中接收、撥付、使用和管理捐贈款物的一切活動和行為,全部接受審計署和畢馬威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雙重審計。

  民政部:細節決定成敗 確保善款善物做到“雪中送炭”

  “在募集捐贈款物的同時,如何將到賬的捐贈款物合理髮放是民政部的工作重點之一。”民政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進一步做好款物發放工作,民政部採取了3條措施,首先是完善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工作程式;第二堅持資訊公開,包括接收資訊、捐贈資訊,分配資訊等;最後是接受全程監督……

  四川地震發生後,民政部立即中斷了正在召開的部務會議,迅速傳達中央指示精神,部署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並緊急啟動一級響應。

  取消一切出國考察,取消休假,辦公廳實行24小時雙值班,救災救濟司實行24小時值班……

  5月12日晚,民政部連夜下發《關於切實做好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對四川、陜西、甘肅、重慶、青海等省市抗震救災工作進行認真安排部署。公開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的管理和使用資訊,應當堅持真實全面、及時快捷、方便群眾、有利監督的原則。

  《關於加強對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監管的通知》《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生活類物資分配辦法》《汶川地震抗震救災資金物資管理使用資訊公開辦法》……一條條凝結著民政人心血的“辦法、制度”,為加強救災款物的監督、管理和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法規支撐。

  同時,在民政部網站上及時公開款物接收發放情況,公佈中央財政匯繳專戶捐款清單,有效提高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的透明度成了民政部門日常的工作之一。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