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最美麗的傳承——解讀“80後”青年愛國主義精神 

時間:2008-05-04 08: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  萬一)5月4日,一個光榮的日子,一個青年人的節日。

  89年前的激揚吶喊猶在耳畔,我們卻已進入了一個“80後”逐漸成為我國社會青年主體的時代。“80後”們用一份份精彩的答卷,讓人們擺脫了一度對他們的疑慮和擔憂,在5月的鮮花再次盛開的時刻欣慰地看到了一種最美麗的傳承:89年前的那股愛國主義的熱流依舊奔涌在這些接過歷史火炬的青年人的血脈中,他們用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方式弘揚著愛國、民主、科學等五四精神。

  “80後”:凝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

  近年來,人們常常聽到對“80後”青年的質疑聲:普遍缺少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精神;他們有的熱衷於遊戲,有的沉迷于網路,有的變成“月光族”“啃老族”……

  “正因為‘80後’的這些表現,曾經讓人為之擔心,‘80後’青年能否傳承愛國、民主、科學等五四精神?能否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引領開拓創新的時代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尹韻公説。

  就在人們擔心五四精神的歷史火炬能否傳承到“80後”手中的時候,圍繞著另外一把火炬的傳遞發生的故事回答了這些疑問。

  當承載著炎黃子孫百年夢想的奧運聖火在倫敦、巴黎的傳遞遭到“藏獨”等反華勢力的野蠻阻撓時,全世界的人們見證了以“80後”為主體的中國青年人的力量:

  聖火所過之地,留學生們自發地組織起來為祖國加油、保衛奧運聖火,和企圖搗亂的反華勢力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網際網路上,他們用事實和證據批駁和揭露一些西方媒體的謊言,形成一股正義的聲浪……

  和歷史上許多危難時刻一樣,中國“80後”的青年一如先輩們為國挺身而出,“中國”二字成為他們心中的最重。

  “80後”:中國要強盛,我們有責任

  “當代表著愛與和平的聖火,受到一些專門抗議者的侮辱時,我認為這侮辱不是給中國的,而是給全世界所有熱愛奧運的人民的。”

  這是4月19日在法國巴黎共和國廣場舉行“支援北京奧運 反對媒體不公”的集會上,一位出生於1982年的中國留法學生約20分鐘的流利法語演説中的一段話。這段演講甚至在一些法國人當中引發了反響和思考。

  做這篇題為《不能讓祖國受委屈》的演講人李洹,在接受媒體採訪談到自己為什麼這樣做時,很直接而簡明地回答: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有責任這樣做。

  網友“我的中國心”説:“我們這一代有共同的心聲,希望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好,一切外來勢力妄想通過宣揚他們所謂的民主、人權來達到分裂、打壓中國的目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出生於1980年的武漢大學研究生劉麗冰説:“我天天關注火炬的傳遞。我越來越從骨子裏覺得:祖國的強大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我們有責任承擔起‘愛國’這個命題所有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必須這樣做。”

  “80後”:愛國,熾熱而不失理性

  “80後”的中國青年,愛國心和愛國情是熾熱的,這種熾熱讓世人感受到新一代中國青年巨大的力量和一個國家無比深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同時,“80後”的中國青年在愛國心的強大引領下,又體現出了時代所特有的理性和理智。

  “我覺得,愛國需要理智地思考。作為一名留學生,我感覺海外華人這個群體,身後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看清自己的大方向,腳踏實地地做自己的事情。我們應該把生氣轉化為一種動力,投入到我們以後的生活中去,抓緊每一分鐘時間,來建設一個越來越強大的祖國。”

  激情演講《不能讓祖國受委屈》的李洹如是冷靜地回答關於下一步如何表達愛國熱情這個問題。

  “如果説‘80後’青年的愛國到底有什麼自己獨特的形式和特點的話,我覺得就是‘理性愛國’這四個字。”他説。

  在一系列的舉動中,我們一方面能夠感受到“80後”那麼熱烈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另一方面我們更驚喜于他們用現代最迅捷的傳播方式傳播資訊,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達愛國情懷。

  “1840年,告訴了我們太多的事實!除非足夠強大,否則就是爾為刀俎吾為魚肉。所以,穩定在這個多事之秋是壓倒一切的大事。”這是一篇在網上迅速傳播的一名“80後”網友的帖子。

  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彭富春説:“凝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情懷熾熱而行為理智,‘80後’的青年毫無疑問是中國充滿希望的一代。”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