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國務院機構改革: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

時間:2008-03-15 12:39  來源:新華網

  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記者季明 吳陳 韓潔)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15日表決通過了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六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此次改革調整規模不算最大,但從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角度來看,立意卻頗為深遠。”長期研究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説。

  他認為,中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最現實的一篇文章,“大部制”又是一項“破題之作”。

  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其中明確要求“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社科院院長王榮華説:“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內容的一個部分,這次不僅是部門增減,更蘊含執政理念和執政邏輯的變化,能夠反映出中國政治文明的進步。”

  中國發展受到的束縛不僅在於其産業結構和資源條件,也常常受制于政府部門長期累積的一些弊端,比如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仍然過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有待進一步加強;政府機構設置還不盡合理,部門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和效率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有些方面權力仍然過於集中,且缺乏有效監督和制約,濫用職權、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現象仍然存在。

  “這些問題,直接影響政府全面正確履行職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切實加以解決。”王榮華説。

  中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而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實現政府機構的職能轉變。

  觀察家認為,這次改革在探索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探索,通過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機制,以完善權力結構、規範權力運作、防止權力濫用。

  “過去五輪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在於精簡人員機構和提高政府服務經濟職能。”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説,“而這輪改革是在重新定位政府與公民、社會、市場關係的條件下,探索對行政權力的重組。”

  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説,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把不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轉移出去,把該由政府管理的事項切實管好。

  以國家發改委為例,根據方案,將進一步轉變其職能,使之集中精力抓好宏觀調控;進一步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繼續縮小投資審核範圍,下放審核許可權,簡化審核程式。

  “國務院機構改革,是中國繼續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説。

  他認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體制改革相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行政管理體制不作進一步改革,就會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而影響政治體制改革的“縱深推進”。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涉及更多的相關權力關係的協調,進一步保證權力運作更加規範,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題中之意。”汪玉凱説。

  “中國持續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踐,在進一步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也見證和推動了中國政治文明成長。”他説。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