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國土資源部就國務院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答問

時間:2008-01-12 10:17  來源:中國政府網

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就《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訪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

  1月3日,備受關注的《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正式出臺。《通知》包含著國務院領導的殷切期望,見證了中央十幾個部門共同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努力,更體現了國土資源部門為保護土地資源所做的工作。《通知》意味著,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將成為政府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義務,是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方針。

  如何理解《通知》精神?如何讓全社會尤其是政府部門都來關心和參與這項工作?就公眾普遍關心的話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

  面對尖銳的供需矛盾,必須走節約集約用地新路

  問:為什麼要大力提倡和推進節約集約用地?

  答: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這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客觀國情。這個時期的突出特點就是用地量大,保護與保障矛盾突出。就目前看,我國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用地,範圍較寬,數量巨大。

  客觀需求強勁的同時,土地浪費現象嚴重,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加劇了土地供需矛盾。切實保護耕地,大力促進節約集約用地,走出一條建設佔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國國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關係民族生存根基和國家長遠利益的大計,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條根本方針。

  問:當前,我國節約集約用地的潛力主要體現在什麼地方?

  答:用地粗放浪費的地方,其實也是節約集約用地潛力大的地方。從我國土地資源和利用的現狀分析,節約集約用地的潛力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重大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建設規劃之間統籌不夠,而且與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不夠,節約用地的潛力很大;二是不少建設規劃用地規模、用地標準過寬,節約用地的空間很大;三是大中小城市建設用地規模增長不協調,現有建設用地沒有充分利用,綜合承載力尚需大大提高;四是工業用地比重大,單位面積GDP水準低,提高利用效率的空間很大;五是未利用地和廢棄地資源潛力大,可以充分開發利用;六是農村空閒住宅、閒置宅基地多,建設用地合理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

  珍惜土地資源,從中央到地方形成共識

  問:從積極倡導節約集約用地到國務院出臺專門的文件,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

  答:應該説,這是一個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出臺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政策性文件,早在2004年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8號文件)後就一直在準備,2006年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31號文件)下發後,進一步推進了這項工作。可以説,這個《通知》是國發28號文件和國發31號文件的配套文件。在起草和修改過程中,我們先後徵求了中央19個部門的意見,達成共識後上報國務院。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該《通知》出臺前,很多省份已經制定並以省政府名義下發了本地區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指導性文件。可以説,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已經成為從中央到地方的共識。

  問:為什麼要以國務院的名義發出《通知》?

  答:國務院領導非常重視節約集約用地,曾就此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十幾個部門對此也非常支援,並在《通知》起草過程中提出很多重要意見和建議。以國務院的名義發出《通知》,就是要讓整個社會都關注,尤其讓政府部門都來重視和參與這件事情,讓節約集約用地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問:《通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通知》重點明確了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審查調整各類相關規劃和用地標準;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大力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基礎性作用,健全節約集約用地長效機制;強化農村土地管理,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加強監督檢查,全面落實節約集約用地責任。

  約束硬,激勵實,責任明,監管嚴,確保節約集約收實效

  問:《通知》出臺的政策措施,主要秉持什麼樣的原則?

  答:主要精神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就是:約束要硬,激勵要實,責任要明,監管要嚴。按照這一原則,努力使各項政策措施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推動節約集約用地取得明顯成效。

  問:在強化約束上有哪些實打實的辦法呢?

  答:約束要硬,一靠規劃,二靠標準。

  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整體控製作用。各類與土地利用相關的規劃,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不得突破其確定的規模。對重大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要統籌規劃,避免用地規模過大。對城市建設,要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原則,科學編制城市規劃。

  嚴格土地使用等控制性標準。儘快出臺新修訂的每人平均用地、用地結構等城市規劃控制標準,嚴禁規劃建設寬馬路、大廣場和綠化帶。要健全各類建設用地標準體系,要按照節約集約用地的原則,在滿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審改現有各類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標準。建設項目設計、施工和建設用地審批,必須嚴格執行用地標準,對超標準用地的,要核減用地面積。

  問:節約集約用地,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應該説,市場在配置土地資源中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促進各類建設能夠自覺地節約集約用地,就必須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規則的長效機制,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土地佔用成本的約束、産出效益的激勵作用。《通知》提出,逐步擴大土地有償使用範圍,並相應明確了出讓土地的具體要求。工業用地和商業、旅遊、娛樂、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包括配套的辦公、科研、培訓等用地),以及同一宗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須實行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公開出讓。對儲備土地的出讓,明確了出讓前要處理好土地的産權、補償安置等法律經濟關係,完成必要的前期開發,土地前期開發也要引入市場機制。土地出讓前要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供應方案,及時形成有效供給,確保節約集約利用每宗土地。供應住宅用地,要求將最低容積率限制、單位土地面積的住房建設套數和住宅建設套型等規劃條件,寫入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

  問:我們注意到,調動用地主體節約集約積極性,是《通知》的重要內容,請問如何調動?

  答:疏堵要結合。約束硬的同時,必須有實打實的激勵政策,引導全社會走節約集約用地的道路。

  針對當前實際,我們同有關部門商量,研究提出了一些激勵性的經濟政策。《通知》提出,今後各項建設要優先開發利用空閒、廢棄、閒置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土地閒置滿一年不滿兩年的,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徵收土地閒置費。對閒置土地特別是閒置房地産用地要徵繳增值地價。積極引導使用未利用地和廢棄地。

  鼓勵開發利用地上和地下空間。對現有工業用地,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對新增工業用地,廠房建築面積高於容積率控制指標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凡土地利用評估達到要求並通過國家審核公告的開發區,確需擴區的,可以申請整合依法依規設立的開發區,或者利用符合規劃的現有建設用地擴區。對符合“佈局集中、産業集聚、用地集約”要求的國家級開發區,優先安排建設用地指標。

  同時,鼓勵提高農村建設用地的利用效率。對村民自願騰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購買空閒住宅的,當地政府可給予獎勵或補助。

  問:嚴格監督檢查用地情況,防止出現粗放浪費,至關重要,請問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要遏制嚴重破壞、浪費、閒置土地資源的違規違法現象,關鍵是責任要明、監管要嚴。我部正在按照國務院的要求,部署開展查處以“以租代徵”、違反規劃用地、未批先用等土地違法行為的集中整治行動,同時會同有關部門一道開展相應的專項行動,以促進嚴格監管。

  為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監督管理,《通知》專門從建立健全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制度、完善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制度、加強各類土地變化狀況的監測、加強對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的監管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措施,重申了相關規定。在加強全程監管的同時,我們還將建立節約集約用地考核制度,制定單位GDP和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增長的新增建設用地消耗考核辦法,實行上一級人民政府對下一級人民政府分級考核,考核結果由國土資源部門定期公佈,作為下達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依據。

  應該説,約束硬,激勵實,責任明,監管嚴,這一整套的制度設計,將使節約集約用地逐步成為全社會特別是各級政府的自覺行動。

分享到: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