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漢族最長姓名達15字 公安部:起名不規範會有不便 

時間:2007-12-12 08: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今天對外公佈的一項最新姓名統計顯示,我國漢族戶籍人口姓名多集中在2字姓名和3字姓名中,而最長的姓名達到了15個字。該中心負責人呼籲,公民在給孩子取名時不能一味追求姓名的獨特與個性,而忽視了姓名的規範化。

  全國公民身份資訊系統顯示,全國漢族戶籍人口中2字姓名的人數有1.6億多,佔到全國漢族戶籍總人口的14.22%。2字姓名比較簡潔,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但由於2字姓名重名概率較大,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3個字或者更多的字來表達更多的意義,並避免重名帶來的麻煩。3字姓名的戶籍人口有10億多,佔到全國漢族總人口的85.61%,而姓名是4個字及以上的只有197萬多人。

  統計表明,漢族人口中最長的姓名達到了15個字。姓名字數在10字以上的有近千人,其中10字姓名者達594人,11字姓名者達272人,12字姓名者有94人,13字姓名者和14字姓名者分別為33人和5人。

  另據統計,漢族姓名字數10字以上的近千人中,97%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由於我國目前有4100個姓,隨著小姓人口越來越少,全國人口重名幾率增大。目前我國每年新生兒有2200萬以上,有些父母為新生兒起名隨意性大,導致重名幾率越來越高,重名引發的後果已經波及戶籍管理、郵電通信、銀行儲蓄、醫療保險等各行各業。

  另外,全國公民身份資訊系統顯示,公民姓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冷僻字。冷僻字是指超出國家二級字庫的字。使用已簡化的繁體字、冷僻字、自造字、已淘汰的異體字,不僅給戶籍管理和統計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也給孩子在辦理戶口、身份證、出國護照等證件時帶來不方便。在資訊化時代,起名不規範不利於資訊傳遞,無益於溝通交流。(記者何春中)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