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全球辯論老總該拿多少錢 中國高管工資是員工20倍

時間:2007-12-05 15:31  來源:北京晚報

資料圖片

  “老總該拿多少錢”、“老總與員工的薪酬應該相差多少倍”,這些問題正在成為世界性的熱門話題,一場有關“薪金制度”的討論正在許多國家展開。12月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對“德國經理級高層工資過高”的現象提出了“激烈批評”,由此引發了德國商界與政府間關於“老總到底該拿多少錢”的辯論,而不久前因薪酬分配不公鬧得沸沸颺颺的“美國編劇大罷工”事件仍余波未平。“老闆與員工薪酬差距過大”的問題已經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現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美國、日本和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

  全球老總與員工薪酬相差竟達數百倍

  “有人説,工作得力就應該有優厚的待遇,可為什麼那些把事情做的一塌糊塗的人還能大筆裝錢呢?!”據德國《明鏡週刊》報道,默克爾3日在基民盟黨代會上,當著1000名代表“質問”了德國經理級高層工資過高的現象。文章還披露,保時捷公司董事長魏德金今年的工資為5400萬歐元,“連他自己都公開表
示,自己的工資過高”。即使是受到默克爾點名錶揚的豐田公司,其老總工資也相當於普通工人的20倍左右。

  據中國社科院的專家介紹,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薪酬的差異也參差不齊,普遍來説,薪酬相差都在20倍以上。一位在英國工作的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英國,經理級高層的平均年薪約為60萬英鎊,而普通白領的工資大約為3萬英鎊,也就是説,老總收入超員工約20倍左右。與此同時,英國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工資水準更是大大超出平均水準。記者在英國各大企業發表的《年度報告》上看到,勞斯萊斯公司的高管年薪最高為100萬英鎊,而英國最大的超市集團特易購的CEO,其最高年薪則可達到460萬英鎊。

  而在比較崇拜個人能力的美國,老總和員工之間的薪酬更是相差巨大,美國大公司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級主管每年的收入都是以千萬美元來計算的。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在2005年,在美國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其平均年薪是1098萬多美元,相當於當年美國平均工資的262倍。到了2006年,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的收入更是扶搖直上。統計顯示,在過去30年來,工人工資和高級主管工資之比,已經從1比30增加到1比300至400。

  中國加入全球“薪酬改革”大討論

  “一方面是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資的增長速度遠低於全球經濟的增長水準,另一方面是公司在市場快速發展時期對高管的依賴性,這兩方面是促使薪酬差距擴大的最基本原因。”專家分析認為,中國部分企業也已經出現了類似的現象。

  正如專家所言,記者在諮詢一些獵頭公司時,他們也都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一家中國知名獵頭公司顧問向記者介紹説,在中國,一些企業高管與普通員工的工資差距也能達到20倍,這一現象在一些在華合資、外資企業裏體現尤甚。他舉例説,某知名國外手機製造商的普通技術人員的月薪約為5000元,而其中華區高管的月薪則可達到10萬元。“這在中國外企裏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他這樣説道。

  伴隨著薪金差距的一步步拉大,“老總到底該拿多少薪水”的討論也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升級。就在默克爾發表“質問”一天后,德國工業和貿易協會主席布勞恩就做出了強勢回應,他認為:“政治不應‘過問’經濟上的事情。”

  同樣的討論也出現在美國,據美聯社報道稱,美國高層管理人才過高的薪酬已經受到“勞工組織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一位在美生活的華人表示,美國人一直喜歡探討薪酬分配不公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該不該制定一部限制高管收入的法律”上面。同時,另有一部分美國人則認為“高管高薪”是“市場的體現”,政府不應過多干涉。

中國薪酬報告:北京高科技行業高管錢包最鼓

中國薪酬報告:北京高科技行業高管錢包最鼓

  “市場認可”仍是薪酬基礎

  “高層經理人到底該拿多少薪酬,還是應該企業説了算,市場説了算。”社科院專家向記者介紹説,目前全球性的這種薪酬差距的拉大正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這也是由市場決定的。從90年代的新經濟發展時期開始,全球勞動力市場的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一些新興的産業,如IT行業,已經越來越趨向於雇傭“知識性人才”,能夠産生市場效益的“知識能力”甚至已經可以以“知識入股”的方式來掌握公司的資本。專家認為,這一趨勢在未來也是“不會改變”的,“獎金”是需要和“利潤”掛鉤的。

  而談到中國的“老總薪酬如何制定”的問題時,獵頭公司顧問對記者表示:“中國需要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市場。”該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來講,中國企業還處於缺少“職業經理人”的階段,許多公司的人事調動並不完全是市場決定的。“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建立形成職業經理人市場,然後把工資按市場價格評定。”這樣説道。

  業內人士同時認為,由於大部分公司都有相應的“工資浮動體系”,未來中國老總與普通員工的差距並不會有“更大幅度的差距拉開”,老總的工資也只能在其所在工資等級範圍內浮動。“現在,許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並非單純地用‘工資’去吸引他們了,”業內人士最後説,“重要的是必須要讓高級人才有機會去發揮和實現自我價值,這可能比給他們多少錢更重要。” (環球時報記者 李潔思 邵京輝)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