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沿著又好又快軌跡前行——07年宏觀調控措施及成效

時間:2007-11-14 23:28  來源:新華網

  資料圖片:2007年7月16日,一艘貨輪在寧波北侖港裝卸集裝箱。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緊緊抓住加入世貿組織的重大機遇,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基本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對外開放促進了國民經濟增長,加快了産業升級,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 張毅) 今年以來,針對中國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政府及時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保證了國民經濟持續平穩快速發展,呈現出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但是當前經濟運作中又出現了物價上漲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等突出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加大和改善宏觀調控,保證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宏觀調控措施密集出臺

  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上升期,經濟增長速度連續4年達到或超過10%,進入2007年,這一趨勢繼續發展。但是,國民經濟運作中投資增長過快、貨幣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等問題尚未解決,又出現了食品漲價帶動的物價水準上升較快、經濟增長有可能由偏快轉為過熱等新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及時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抑制過度投資、穩定市場價格、減少流動性過剩、降低順差增幅。今年以來央行9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5次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還降低了銀行儲蓄的利息稅,調整了證券和股票交易印花稅。取消了553項高能耗、高物耗和資源性産品的出口退稅,降低了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國家加大了對“三農”的支援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加強節能降耗的措施,提高了環境的準入門檻,進一步健全了最低工資制度,推動和落實了最低工資的指導制度。同時,為了穩定價格,中央出臺了扶持加強生豬生産,穩定價格等一系列調控措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認為,今年密集出臺的宏觀調控措施,更多地採用了財稅等經濟手段,而避免過多地使用行政手段。採取以經濟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雖然效果慢一些,但是有利於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

  宏觀調控取得積極成效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正是由於加強和改善了宏觀調控,中國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比較好地利用了世界經濟較快發展帶來的機遇,保證了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消費、投資、外需三大需求也都在向宏觀調控目標的方向變化。從今年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166043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去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但是比二季度回落了2.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有所緩解。

  二是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三大需求共同拉動經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測算,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7.0%,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41.6%,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1.4%。三大需求形成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三是增長的品質和效益繼續提高,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大幅增加。隨著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繼續保持了過去幾年快速增長的勢頭。

圖表: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超過2.6萬億元 新華社發

  四是群眾實惠明顯增多,居民就業和收入繼續增加。今年以來,不僅城鎮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出現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長,而且財政憑藉收入的不斷增加,也加大了對居民的支援力度。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2%,增幅高於上年同期3.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4.8%,高於上年同期3.4個百分點。收入增加相應提高了消費。前三季度城鎮累計新增就業人數已經完成了全年900萬人目標的102%,達到了920萬人。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降低了居民未來支出的壓力,相應增加了當前消費。

  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國務院發展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盧中原指出,要看到,一些宏觀調控措施還在落實之中,效果還需要時間才能逐步顯現。雖然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物價漲幅得到初步控制,但是當前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物價上漲壓力較大、節能減排形勢嚴峻以及食品安全和産品品質三個突出的問題。

  盧中原説,物價上漲問題,原因十分複雜,既有需求原因,又有成本原因,既有國內因素,又有國際因素,反映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積聚下來的物價上漲壓力開始釋放,通貨膨脹的危險在增加。近期國際市場原油、糧食等初級産品價格上漲較快,國內勞動力成本和其他要素成本也在不斷上升等因素,物價上漲的壓力持續加大。自今年5月份以來,由於食品價格上漲較快,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5個月上升,通脹壓力加大。通過實施各項調控措施,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出現了比上個月回落的局面。10月CPI又出現反彈,未來兩個月仍將在高位運作。

  盧中原認為,中國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和改革措施,對於保證經濟的平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努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分享到: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