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溫家寶看望北京困難群眾:讓人民生活得更加踏實

時間:2007-11-12 22:11  來源:中國政府網

  清晨的一場小雨,讓首都北京的氣溫更低、寒意更濃。11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長王岐山等陪同下,來到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看望這裡的困難群眾,並與居民們親切座談。

  9時許,溫總理在雨兒衚同口下了車,一邊走一邊聽取東城區的同志介紹。四合院完成了改造,路面也正在重新修整。看到這條具有640多年曆史的古老衚同面貌煥然一新,100多戶群眾的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溫總理感到十分高興。

  雨兒衚同16號是于文治、黃艷芳夫婦的家。院子裏,政府花錢新鋪的地面十分平整,剛剛整修的院落散發著古都特有的風韻。一進房間,溫家寶親切地詢問患有腦血栓的黃艷芳的身體情況。

  “治病花多少錢?”

  “自己掏15%,可以報銷85%。”

  “總理,你後面就是煤改電的新暖氣。”于文治告訴總理。

  溫家寶摸著電暖氣高興地説。“已經熱了,太好了。”

  “煤改電後,要花費多少?”總理問道。

  “夜裏低谷電,晚上10點到早上6點,每度電就掏1毛錢。”

  “你們兩個人的退休工資能照拿嗎?”總理問。

  “能,現在退休工資每月15號發,特別準。”

  離開前,總理叮囑黃艷芳説:“你要安心養病,身體一定能好起來。”

  雨兒衚同22號的院子不大。窗臺上,放著一排黃燦燦的柿子;墻根邊,碼著整整齊齊的白菜和大蔥。溫總理在院子裏與金樹生和老伴兒劉秀英親切握手問好,並扶著他們進到房間裏。

  房間裏安裝了電暖氣,十分暖和。總理坐在兩位年近8尋的老人中間,與他們拉起了家常,從年齡身體、日常生活到家庭開支、孩子工作,問得十分仔細。

  “你一個月退休金有多少?”總理關心地問道。

  “1500元。不久前漲了200多元。”金樹生老人回答説。

  “你們這些80年代前後退休的,退休金都比較低。”溫總理看著金樹生老人説:“前三年國家分三次提高退休金,平均每人提高240元左右,北京市可能還高一些。國家決定從明年起再分三次進一步提高退休金。”

  聽到總理的話,金樹生激動地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

  “最近吃得上肉嗎?”總理又問。

  “吃得上,雞鴨魚肉都吃得上。”

  總理接著説:“這些天物價有所上漲。我知道,價格哪怕只上漲1塊錢,對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影響。我們有辦法保障供給,採取多方面措施穩定物價。”

  總理仔細看了看老人的房間,高興地説:“你們家房子翻修了,通電暖氣了,有上下水了,居住條件就好多了。今後還要繼續改善,要想辦法解決上廁所的問題。這是件大事,特別對老年人很重要。”

  “你們生活好了,我們才安心,才算把工作做好了。”溫總理語氣十分誠懇。

  隨後,溫總理來到交道口街道辦事處,與11位生活困難群眾代表座談。

  “最近,副食品價格有所上漲。我今天來就是想和大家座談,了解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聽聽你們的真實感受,以便我們更好地研究採取哪些政策措施,請大家隨便説。”

  總理親切的開場白,讓大家都不再拘束,紛紛把生活的感受真實地告訴總理。

  坐在總理對面的是42歲的王鳳雲。她失業後,被安置從事勞動協管工作,現在任社區勞動主任,每月有1100元的收入。

  “我的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很知足,特別是有了社保,覺得生活很踏實。”王鳳雲這樣告訴總理。

  “你們生活踏實,我們心裏就踏實。”總理接著她的話説,“踏實就是有保障,沒有後顧之憂。”

  43歲的楚秀英失業後,找到了工作,已經主動退保,正在上大學的孩子也拿到了4000元的陽光助學金。總理十分關心她家的生活情況,他問:“最近價格上漲對你家有什麼影響?”

  “有,但不大。我現在有了工作,生活特別充實。雖然價格上漲了一些,但我的工資也上漲了一些。”

  聽到這裡,總理點了點頭。他説:“要提高群眾的收入水準,有條件的單位、企業都要逐步提高職工的工資待遇,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

  43歲的梅志才曾經夫妻雙雙失業,目前他已經在政府出資購買的公益性崗位就業,全家享受差額低保,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裏,孩子上學減免了學雜費,還參加了北京市的“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他説:“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我都享受到了。”他一一列舉了低保、醫保等五項政策。

  “生活還好吧?”總理問他。

  “如果沒有這五項政策,我們家的生活就困難了。”

  “眼下物價高一點,你家的日常開銷肯定會高一些,能承受嗎?”總理接著問。

  “還能承受。”

  “家裏能吃上肉嗎?”總理問得十分仔細。

  “能吃上。肉價漲了,政府對低保戶每人每月又補助了20元。”

  聽到這裡,總理點了點頭。

  49歲的下崗女工何雲秀在街道的幫助下,創辦了東城區婦聯“巧娘”工作室,組織下崗女工和殘疾人從事手工編織。他代表工作室的全體姐妹,把大家連夜編織的一束絲網花送給了總理。

  “請代我謝謝大家。”總理深情地説:“你給她們帶幾句話:這些姐妹們身殘志堅,應該受到尊重。她們是社會平等的一員,需要全社會的關心與愛護。祝她們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一段時間以來,看病難、看病貴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也是各級政府著力解決的問題。座談時,總理對醫療問題十分關心,特別是對家裏有老人或者孩子生病的居民,問得特別仔細。

  居民王崇實的兒子去年不幸患上了突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了給孩子治病,家裏花了70萬元,借債30萬元。今年孩子參加了“一老一小”醫療保險,一年最高可以報銷17萬元。聽到這裡,總理凝重的表情稍稍放輕了一些。居民趙鴻勃的女兒正在上中學,一個多月前患了壞死性淋巴節炎,住院20多天,花了1萬多元。“能夠報銷多少?”總理問。“我們孩子參加了醫療保險,這次報銷了9000多元。”

  來自東交民巷小學的李江老師告訴總理,目前學生參加“一老一小”醫療保險的達到了100%,基本上做到了應保盡保。孩子參加醫保後,家長們都送了一口氣,老師們的心裏也放下了一塊石頭。聽到這些,總理點了點頭。

  認真聽完了11位困難群眾代表的發言後,總理説:“今天請的都是家庭比較困難的居民。正像大家講的,我們希望群眾都生活得踏實、安定,無後顧之憂。我們的目標,就是大家期盼的“國家繁榮昌盛,人民生活紅紅火火”。這也是黨和政府的責任。”

  就社會關心的物價問題,溫家寶指出,我國從2003年連續4年物價基本穩定,但今年物價漲幅比較高。物價上漲有國內外多種因素。一是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帶動消費價格上漲。二是國際糧食價格普遍上漲,帶動食品價格上漲。三是國記憶體在價格的結構性上漲。國內消費品供應總的是能夠滿足的,但存在結構性問題。工業品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突出的是食品價格上漲。我國糧食連續4年豐收,今年可能超過1萬億斤,達到歷史最好水準。但農産品哪一項短缺都可能引起價格波動。目前主要是豬肉、油料等價格上漲帶動其他食品價格上漲。政府已經採取穩定市場,避免價格大幅上漲的政策措施。一要發展生産,保障供給。認真落實國務院扶持生豬、油料、奶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二要做好物資運輸調配和存儲工作。三要依法管理好市場,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四要利用國際市場補充國內短缺物資,增加供給。五要安排好低收入群眾、困難群體的生活。

  溫家寶最後説:“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難,使市場平穩,保證讓人民生活的踏實。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決群眾的困難是政府的責任。”

  總理堅定的話語,在會場裏激起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分享到: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