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韓國中央日報:“韓中逆轉”越來越嚴重

時間:2009-08-26 15:15   來源:環球時報

  韓國《中央日報》8月26日文章,原題:韓國應如何對待日益強大的中國

  24日,韓中兩國迎來建交17週年。兩國間未公開舉行特別慶祝活動,只是民間層面上舉辦了幾場音樂會。每逢五週年或十週年紀念日,兩國政府都會舉行紀念活動。目前,兩國關係如建交紀念日那般平和嗎?並不是這樣的。中韓兩國關係暗流激涌,中國正逐漸日益強大。

  7月初,《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和中國《人民日報》的姐妹刊物《環球時報》以中韓兩國網民為對象,進行了依次線上投票調查。調查中有這麼一個問題:中國和韓國未來是對手還是夥伴?71%的韓國網民、83%的中國網民認為兩國今後將成為對手,未來中韓兩國的糾紛要多於合作。

  這一結果與韓中政府層面謳歌的“蜜月”關係有一定距離。1992年建交的韓中兩國在1998年將關係升格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當時的主要目的是強化經濟合作。2003年,兩國再次將雙邊關係升格為“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意在不僅要在經濟領域,還要在社會、文化等多領域強化交流和合作。5年後的2008年,韓中已發展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兩國政府強調要加強包括政治、外交等所有領域的合作。

  兩國政府層面每五年左右就深化一次“夥伴關係”。但兩國民間的感情卻逐漸惡化。中國學者馮玉忠將歷史、文化、地理和感情的“四近”歸為韓中關係的特色。但直至今日,兩國人的感情卻並不“近”。

  一系列的數字能夠證實中國的日益強大。去年,中國國內總生産(GDP)達4.4016萬億美元,列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4.9237萬億美元);貿易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列世界第三。

  韓國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1992年,中國出口額只有850億美元,去年這一數字已經激增到1.4285萬億美元。同期間,韓國的出口額只是從766億美元增長到4220億美元。兩國出口額的差距從建交當初的100億美元擴大到如今的1萬億美元。兩國的增長速度似乎不可同日而語。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表示:“不久中國的GDP總量就將超過日本,不知道日本能夠接受這一事實。”“日中逆轉”已經在日本流行開來,這似乎體現了日本社會的某種焦慮。“韓中逆轉”的現象似乎更加嚴重。如今,在韓國舉行的各類學術研討會已基本很難邀請到中國知名學者出席,這決非“無病呻吟”。對於中國學者來説,來自美國的各類邀請函都應付不過來,沒必要來韓國。

  關鍵在於在這種形式變化下,韓中兩國如何進行調整。中國是否能盡到一個大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韓國有必要正視在中國國內比重下降的現實。如果繼續用當初建交時的眼光來看待中國,將是大錯特錯。不能過分歡欣鼓舞于中國的強大,也不能無憑無據地對中國持有“悲觀論”。我們應該客觀如實地看待日新月異的中國,應該關注中國選定了何種國家大戰略,在以何種方式追求這一戰略的實現。這種眼光首先要建立在對對方的“尊重”和“關懷”之上。中國認為本國19世紀中葉以來遭遇“百年恥辱”,我們在與中國打交道時更應如此。(作者:《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劉尚哲)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