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羅馬尼亞羅中友協秘書長:我對中國發展充滿了信心 

時間:2009-08-25 16:15   來源:新華網

  —— 訪羅馬尼亞羅中友協秘書長多布裏克

  30多年前,羅馬尼亞教育部官員多布裏克的一時“衝動”,使他成為羅馬尼亞最早前往新中國旅遊的自費遊客。30多年來他先後9次訪華,見證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耄耋之年的多布裏剋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深有感慨地説:“我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不久前剛剛度過81歲壽辰的多布裏克對1972年的首次中國之行記憶猶新。他説,神秘的東方之國一直像磁鐵似的吸引著他,儘管他第一次看到的中國仍然處於文革後期,但中國人民的友好、勤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旅行一個月之後,他帶著數百張幻燈片回到了羅馬尼亞。在隨後的幾年裏,他利用在教育部任職的便利,在全國許多中小學校放映幻燈片併發表演講,在介紹中國的同時向學生們傳遞了這樣一個資訊:一個如此勤勞的民族是不會甘於貧窮落後的。

  1987年,多布裏克帶著夫人和兒子一家3口再次來到中國的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拂中華大地,他看到的是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國家: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五彩繽紛取代了昔日的綠、藍和灰,星羅棋佈的建設工地猶如正在展開的美麗畫卷。

  多布裏克認為,中國改革開放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國際事件之一,給世界帶來的震蕩不亞於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中國領導人從本國實際出發,首先進行了農村改革,農村改革初步成功不僅使農民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更為中國日後的全面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6年,當多布裏克以羅中友協秘書長身份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時,“一切都變了,首都機場變大了,通往市區的普通公路變成了高速公路”。

  多布裏克一再由衷地發出感嘆。他説:“早在第一次訪華後,我就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然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進步大大超出了我的想像,中國的發展速度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中國領導人英明地選擇了“漸進式”的改革開放,從易到難,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東部到中西部,從經濟領域到其他領域,妥善地處理了變革與穩定的關係。“毫無疑問,鄧小平開闢的、中國其他領導人所堅持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給中國和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富裕、安定和美好生活”。

  多布裏克表示,羅中傳統友誼深入人心,羅中友協自1995年成立以來,羅馬尼亞已先後在全國41個縣(相當於中國的省)中的34個縣成立了分會。中國的成功使越來越多的羅馬尼亞人把眼光投向這個東方大國。

  多布裏克最後對記者説:“我對中國30多年的關注,看到的是30多年的騰飛;我還要再活30多年,親眼目睹中國在今後30多年的輝煌!”(記者陳進)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