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華爾街日報》:中國女人重新愛上旗袍

時間:2008-03-04 11:11   來源:環球網

  《華爾街日報》2月29日文章,原題:花樣年華……旗袍

影視明星舒暢

  對於李麗(音)來説,旗袍過去只讓她聯想到過世的祖母。這種緊身的中國傳統服裝,是這位30歲的中國女性出席派對時最不願選擇的服飾。

  但是如今,作為電視製片人的李麗,業餘時間都花在了逛上海的服裝店上了,為的就是尋找能夠在各種特殊場合穿著的旗袍。不僅她一人這樣,當她在一個又一個服裝店穿梭時,她驚詫地發現許多中國年輕女性都在為聚會選購旗袍。現在這些旗袍已經遠不同於她祖母那時穿著的旗袍了。“款式現代,顏色鮮艷。你可以根據場合挑選合適的長度,”她説,“實在太時髦了。”

  對於許多年輕的中國人,傳統已經回歸時尚:中國近些年來快速的經濟增長使得人們的消費能力大幅提高,伴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經濟中一個重要角色而産生的自豪感,讓人們對代表著其根源的東西産生了巨大的渴望。中國新富階層修復舊的衚同、家庭宅院作為其住所。在國際拍賣會上他們不斷刷新明代青瓷和中國古董的拍賣紀錄。

  時尚界的這種回溯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錶現出來:年輕人或瘋狂搶購舊式風格的現代物品,如傳統風格的唐裝夾克;或將大把金錢揮灑在有中國裝飾元素的西方風格物品上——如一個毛式衣領,或精緻刺繡絲質裏襯的合身的外衣。人們品味的改變為那些能夠從歷史中提煉中國文化並向現代人們展現出來的設計師們帶來巨大商機。

  作為一個來自上海的年輕設計師,黃夢奇(音)親眼目睹了最近人們品味的改變。4年前當她在上海頗具盛名的外灘開設她第一家服裝店時,她的顧客幾乎都是西方人。他們喜歡她那裏具有現代感的拖鞋,手提包和絲巾,這些都以中國絲綢縫製而成,通常裝飾著中國傳統圖案,如魚、鳥、竹子等等。而中國的消費者卻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

  現在,黃女士大約有40% 的生意來自本地中國消費者,其中許多是律師或銀行業者,年齡多在20-40歲。“現在我很少聽到有人稱這為傳統,更多的人將其視為時尚品。”她説到。

  但是説到穿著中國服飾時,在時尚和“看上去傳統”之間存在著細微的差別。“如果你身穿一件廉價的旗袍,你就很有可能看上去像是餐廳服務員。” 一位42歲,來自上海的風險投資家、藝術品收藏家安妮?張説到,當她與朋友約會或參加聚會時,她幾乎總是穿著帶有中國元素的服飾。與李女士以及那些顧客不同的是,張女士的品味從5年前她第一次穿著旗袍出席舞會開始就發生了變化。除了傳統服裝,她現在追求的是帶有亞洲風格的現代款式。

  王晨(音)説,在中國文化基礎上創立品牌,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跟上時代。她説:“你不能將自己與當下潮流分割開來。比如説,許多人穿旗袍或棉襖,但你只是製作一件旗袍或棉襖是不行的。” “我認為如果好好利用我自己的文化,中國文化,那麼我的事業就可以快速發展”。在王晨將更多中國元素融入到她的設計中後,她産品的銷售一年中翻了三番。

  王晨2003年在中國大陸開設了自己第一家服裝店。現在她在上海、北京、天津和青島已經擁6家店舖,並計劃在2010年將她的店舖數量增加到40家。她不想透露具體數字,但她説到在上海的銷售在過去4年裏增長超過3倍。(環球網 雷志華)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