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外媒評論德國選舉:默克爾獲勝 但民族主義勢力崛起

2017年09月25日 09:59:5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投票站口民調顯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聯邦選舉中重新當選將連續第四屆繼續擔任總理。與此同時民族主義和反伊斯蘭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得到13.5%的選票,超過民調預期,首次取得議會議席,成為德國第三大黨。

  英國BBC9月25日報道稱,默克爾領導的保守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和 基督教社會同盟(CSU)聯盟獲得32.5%的選票,雖然支援率減少,但仍然是議會中的最大的政治聯合。

  默克爾聯合政府的合作黨派社會民主黨(SPD)得到了20%的選票。該黨此次選舉得票創二戰後得票的最低水準,他們表示將成為反對黨。

  與此同時,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得到13.5%的選票,超過民調預期,首次取得議會議席。許多抗議者聚集在德國另類選擇黨在柏林的總部外示威,示威者舉著寫著“歡迎難民”的標語牌。

  對默克爾意味著什麼? 

  報道稱,雖然默克爾的執政聯盟仍然是議會中的最大黨,但這是自默克爾擔任總理以來基民盟和基社盟聯盟在選舉中得票率最少的一次。

  擔任總理長達12年的默克爾對支援者説,她曾經希望選舉取得更好的結果。她還説她要聆聽德國另類選擇黨支援者的擔憂和焦慮,要贏得他們的支援。

  默克爾還説會解決經濟和安全問題,以及從根本上解決移民問題。這也是德國另類選擇黨獲得支援的原因。BBC在柏林的記者説這次選舉結果對於默克爾來説是災難性的。默克爾因為對90萬沒有文件身份的難民和移民打開國門而受到了懲罰。

  議會新聲音? 

  此次選舉有34個政黨派員參選,但民調顯示有望當選的黨派有六個,除了基督教民主聯盟及社會民主黨,其餘四個有望取得席位的黨派分別為:綠黨、提倡社會主義的左翼黨、另類選擇黨及提倡自由市場的自由民主黨。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