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新德里緩和語氣,但撤軍才是關鍵

2017年08月22日 16:15:2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據西方媒體援引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內政部長辛格21日説,洞朗對峙的解決將很快實現,他要告訴印度的鄰居們,印度想要和平。辛格還説,人們一生中可以換朋友,但是不能換掉自己的鄰居。

  儘管辛格同時表示相信中國方面將會採取積極行動,也説印度有能力處理邊界的任何情況,沒有世界大國可以威脅印度,但是外電普遍認為辛格“緩和了口氣”。

  辛格沒有進一步闡述,他所説中印會很快找到解決方案指的是什麼,但是如果他的最新表態意味著印度方面已在理智回應中方的要求,那麼事態的動向應值得謹慎歡迎。

  中印這場危機可以説是突如其來的。儘管兩國間過去也有邊界摩擦,雙方輿論也經常有指摘對方內外政策的時候,但中印對彼此矛盾的管控水準長時間處於及格線以上,擴大交流及發展合作是近年來中印關係的主流。所以印軍突然越界,讓中國全社會非常震驚,這是中印關係始料不及的一場“事變”。

  洞朗對峙對中印關係的損害是深刻的,相信這場危機讓兩國社會都重新很認真地審視了對方,而且看到的都是對方“有問題的一面”。比如中國社會前所未有地普及了喜馬拉雅山南麓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知道了印度對不丹等南亞國家不正當的影響和控制,了解了印度東北部地區的動蕩和西裏古裏走廊,這些過去在中國很少有人知道。

  中國人還見識了印度社會的民族主義激烈表現,領教了印度媒體和一些政客對外吵架的火力。我們得承認,要論罵戰,中國輿論未必是印度的對手,印度輿論動不動就製造個“原子彈”扔過來,它們的一些媒體是不講底線的。

  我們希望印度官員有底線。辛格説新德里要告訴所有周邊國家,印度想要和平。然而這些話我們迄今只從印度官員嘴裏聽到,並沒有從印度的行為中得到驗證。印度軍隊至今還賴在中國土地上,即使按照印度狡辯的“中國—不丹爭議説”,那些印度士兵也肯定不在印度自己的土地上。這與“愛好和平”的宣示南轅北轍。

  辛格講話被外電認為是中印邊界此次對峙發生以來新德里方面相對最積極的表態,所以迅速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不知道新德里這一次會不會放國際輿論的鴿子。

  大國和大國打交道有很多規矩,大國實力的量級高,一旦擦槍走火,後果非同尋常。所以大國的博弈都會謹慎小心,留出比較寬裕的安全線。如果印度視自己為大國,就需深刻檢討自己這一次愣頭青加無賴的表現。

  中國是真正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在受到入侵,並且有力量以武力方式趕走印度軍隊的情況下,一再推遲出手,給和平以機會。大國這樣做不會在世界上失去尊嚴,大國的尊嚴不是秀出來的。大國也沒有興趣爭風鬥氣,它們要的是解決問題。

  希望印度做真正自尊的國家,按照最基本的國際規則迅速把軍隊撤回到本國領土上去。印度早一天那樣做,中印邊界局勢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就少一分。如果印度志在成為一流大國的話,它就不該被本國扭曲的民族主義綁架,走向一場它力不從心的與中國的戰略對抗。中印鬥則兩傷,和則兩利,但和的基礎是雙方都不破壞規則。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印高官突放“和平信號” 專家稱在試探中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