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新加坡打造綠色宜居家園

2017年08月17日 09:01:2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走進新加坡東北部的榜鵝生態鎮,風景令人眼前一亮:一條清澈的水道從小鎮蜿蜒而過,水面倒映著兩岸鱗次櫛比的組屋和蔥郁的樹林。放眼望去,人們沿著水道悠閒地漫步,或欣賞路邊盛開的花朵,或凝望水中嬉戲的魚群,就連組屋的樓頂上也建起了滿是植物的空中花園。

  作為新加坡首個生態市鎮,榜鵝是新加坡組屋社區的代表,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規劃設計。組屋大致相當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房屋品質也有很好的保障,並且非常注重交通便利和環境保護。從事教育工作的鄭伊芬在榜鵝生活已近10年,回憶起組屋的發展歷程,感慨尤深:一開始,榜鵝偏遠荒蕪,沒有公園和購物中心等配套設施。如今一切都變了樣,空閒時,她喜歡帶著3歲的女兒沿著水道散步,由衷感嘆“生態鎮的環境每年都會有可喜的變化……”

  新加坡在建國初期,經濟民生凋敝,居住條件不佳。為此,新加坡政府努力建造組屋,儘量確保有職業的人都能買得起,增強國民的歸屬感。2015年,新加坡政府公佈了永續發展藍圖,力圖進一步改善生活環境,打造宜居且溫馨的家園以及可持續的活力城市。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新加坡已經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願景。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處長陳思仲介紹,政府目前已經建造了超過100萬間組屋,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裏,其中94%的住戶購買下了所居住的組屋。

  新加坡組屋的成功,離不開長遠細緻的規劃。據新加坡建築師陳惠琪介紹,每個組屋小區都會經過全面規劃,考慮通風、採光、雨水收集、廢物回收等因素,設置符合大眾需求的基礎設施,既包括地鐵、車站和購物中心,也有兒童遊樂場、健身房等休閒娛樂場所,為居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對於年久失修的組屋,新加坡政府會制定全面的翻新計劃,讓居民集體遷入附近的全新組屋,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環境,並且保持多年的社群關係也得以維繫。

  持續改善社區生態環境,是新加坡組屋的另一大特點。以榜鵝為例,長達4.2公里的榜鵝水道是新加坡最長的人造水道,周邊種植了擁有水質凈化功能的紅樹林,體現了瀕水綠色生活的理念。此外,組屋通常遵循垂直綠化的設計,遠遠望去,滿目青蔥。記者在採訪期間,遇到了在此散步的當地學生周慧寧和周劼美,她們告訴記者:“我們每週都會在放學後專程來這裡散步,欣賞這優美的環境,感覺身心頓時放鬆了許多。”

  為了讓民眾買得起組屋,新加坡政府在購房方面也出臺了一些規定。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介紹,組屋價格通常是私人住宅價格的一半,多數民眾可通過貸款和公積金購買組屋。通常情況下,民眾用不超過1/4的月收入就可以償還貸款。對於低收入者,新加坡政府還會向他們提供購房津貼和穩定貸款。自購祖屋居住滿5年後,房主還可以將房屋對外出租或出售。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民眾期望值的提高,組屋社區在造福民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需要持續改進的地方。在鄭伊芬看來,隨著周邊孩子數量的增多,她希望榜鵝生態鎮未來能建設更多的兒童託管中心和學校。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聽取當地民眾、建築師和學者的意見,設計更高標準的組屋,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持續邁進。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7日 22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