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靠改組內閣遮醜聞挽救支援率?專家:安倍本人態度是關鍵

2017年08月04日 09:12:3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日對內閣進行大換血,19名內閣成員換了14個,這是近些年日本內閣改組最劇烈的一次,包括防務大臣、外務大臣、總務大臣等在內的重量級政治人物都遭到更換。日本《每日新聞》説,本次內閣改組的基調是“求穩”而非革新,但給外界以“老人政治”復活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導致安倍困局的森友學園醜聞、加計學園醜聞等並沒有因內閣改組而消失,對安倍支援率的衝擊也不會消失,日本在野黨民進黨已經聲稱,將繼續追究相關疑雲。

  安倍政權今天的困局在一年前是不可想像的。2012年安倍第二次擔任首相之後,日本政局進入罕見的穩定期,最初的內閣在617天內沒有更換一名成員,創下紀錄,與之對應的是安倍個人居高不下的支援率。正是在高人氣的支援下,今年3月安倍修改自民黨黨綱,把總裁任期上限年數從6年改成9年,試圖執政到2021年。但出人意料的是,森友學園醜聞、加計學園醜聞、內閣成員失言醜聞不斷爆發,安倍的支援率暴跌到不到30%。

  對此,廉德瑰認為,日本向來重視集體主義,不會希望哪個政治人物一直強勢下去。之前大家看著安倍好像很強勢的樣子,但也是個紙老虎,民調一下來,馬上就沒有之前的氣勢了。從謀劃上來講,日本政治就是輪流坐莊。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學者盧昊認為,過去人們渴望政權穩定,因此有利於安倍長期執政,但長期執政結果是期望利益再分配和觀念變革的呼聲增強,這是政治文化自然的鐘擺效應。

  安倍改組內閣能挽回支援率嗎?《日本經濟新聞》3日稱,此次內閣改組能否挽救政權頹勢將成為焦點,安倍政權此前多次成功通過人事調整拉升支援率,但在日本歷屆政權中,也存在因新閣僚爆出問題導致支援率暴跌的情況。

  目前,安倍並沒有完全擺脫醜聞的困擾。據共同社3日報道,圍繞學校法人“加計學園”新設獸醫係計劃問題,日本政府的説明再三改變,招致國民不信任。成為眾矢之的的文部科學相松野博一和地方創生擔當相山本幸三在內閣改組中被撤換,這隱約可以看出,由於安倍也被追究負有任命責任,政府有意早日讓問題畫上句號。不過,問題依然留有與探明真相相距甚遠的疑雲。日本在野黨揚言,“即使內閣改組了,加計學園問題和南蘇丹聯合國維和行動自衛隊部隊情報隱瞞問題也不會就此消失”。

  針對“加計學園”和“森友學園”等醜聞,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批評安倍執政下的“政治家與官僚”關係稱, “各省廳中層以上幹部都看著(首相)官邸的臉色工作。令人羞愧,正在走向國家滅亡”。他還告誡説,“自民黨倒臺的時候,官署也會一起垮塌。這是自殺行為”。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長高洪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倍政治上出問題,冰山水面上的是“豬隊友”的問題,而水底下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安倍謀求地區霸權所致,強勢修改憲法、參拜靖國神社、強軍跟中國搞對抗、拉美國站臺、搞美日同盟,這些問題,沒有真的讓老百姓滿意。

  高洪認為,安倍要想從根本上走出困境,必須要真心誠意地面對日本國民和國際社會,對內就是對國民講誠信,對外就是不搞對抗,和全世界和諧共生,而不是處處給別人搞亂。至於內閣改組,雖然幅度大,但總務相、外務相歸根結底都是“相”,而他們的班長“首相”是安倍本人,你自己不幡然悔悟往好了改,換多少“相”都沒用,安倍的態度是關鍵。説句玩笑話,蛇蛻皮,從皮裏鑽出來的還是原來那條蛇。

  【環球時報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任重 路鋒】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