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軍艦又來南海巡航釋放啥信號

2017年05月26日 08:40:4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據外媒報道,美國海軍“杜威”號驅逐艦星期三在南海執行所謂“自由航行”任務,並進入經擴建的美濟礁12海裏。這是特朗普總統上任後首次有美國軍艦搞此類挑釁活動,之前的報道説,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自今年白宮易主以來有過幾次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的要求,但沒有被新總統批准。

  目前尚不清楚“杜威”號進入美濟礁12海裏的具體表現,比如它開得離美濟礁有多近?是保持普通航速通過,還是停了下來?是否有艦載直升機起飛以及戰鬥演練等進一步挑釁行為,等等。

  到北京時間星期四上午,五角大樓未對此次巡航直接置評,而是在一份泛泛的聲明中表示美方每天都在亞太海域開展行動,並稱它們符合國際法,不針對任何國家。國務院和白宮沒有在第一時間發聲。奧巴馬時期搞“自由航行”行動時,往往更高調。

  特朗普時期的美國海軍會在南海保持此類巡航,這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它們將産生多大破壞力,取決於這些巡航在海上的實際挑釁程度,以及美國軍事外交部門和行政外交當局以何種姿態發佈相關消息。美方調門越高,説明它越想通過把事情搞大刺激南海局勢。

  與奧巴馬時期不同的是,當前菲律賓、越南都與中國改善了關係,中菲圍繞領土爭議的磋商已經開始,南海局勢總體上趨穩。美方的“自由航行”行動成了無柴之火,難續燃勢。

  然而奧巴馬讓美國“重返亞太”,特朗普就不可能“離開亞太”。儘管普遍的分析認為他的興趣不在南海,但從軍方到盟國都會撩撥他,讓他“不冷落”南海。加之特朗普力主增加軍費,而西太平洋是這樣做的最大理由,特朗普總是會和軍方找到一些“共同語言”的。

  不過,南海的戰略態勢終究是有利於中國的。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已成,這個問題無論在域內還是域外大體實現了軟著陸。美國軍艦偶爾來這裡“兜風”,但它看到的“風景”已大不相同。中美對於對方的行動都顯得沒太多辦法,但是美方日復一日,中國在成長。

  這是因為中國在南海的成長有國際法的真實基礎,也有整個國家實力的強大依託。而美方已經走到國際法的極限甚至破限位置,力量釋放也受到越來越多牽制。美方要在南海與中國長期角力,間歇性顯出疲態將是必然的。

  中國應當善於在南海與美國打太極拳,南海不是標準的角鬥場,力量不是那裏的唯一景色。南海那裏有哲學,是智慧、韜略的用武之地,南海的時間單位更有歷史感。

  中美當下的焦點不在南海,應當説也不在東海。兩國關係在這個時間點上更多挂在了理性的檔位上。奧巴馬忙活了幾年“亞太再平衡”,幾乎什麼都沒留下,更重實用主義的特朗普正在摸索新的戰略感。他大概更容易體會一個常識:在南海這個中國的家門口,不是美國擺一把太師椅落座的合適地方。“九段線”無論是什麼,它首先都是中國人的一條尊嚴線。

  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軍官們有一些人經歷淺,情商也一般,還需要特朗普總統多教導他們。中美是大國關係,唯有大視野才能駕馭它,前線軍官應當謙遜,冒進不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