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狼”襲擊更難防範
“恐怖襲擊意味著大型的、複雜的炸彈以及長達數月的計劃,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西方安全機構——特別是英國軍情五處及其合作機構——非常善於發現這樣的計劃並摧毀它們。”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指出,因為計劃襲擊的時間越長,涉及到的參與人員越多,就越容易被安全機構發現。
“此次襲擊——在英國最顯著的標誌性建築裏進行低技術含量、高調的襲擊——與近年來在歐洲其他主要城市發生的恐襲類似。”《華盛頓郵報》網站文章引用專家分析指出,此次襲擊顯示出恐怖襲擊方式正在形成新的特點:使用簡單的日常用品,地點則選在能夠吸引全球關注的地方。正如倫敦國王學院研究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學者弗蘭克 弗雷所説:“恐怖分子希望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這甚至比殺掉很多人更重要。”
“近年來發生在歐洲國家的恐襲呈現出兩個特點。一個是像發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法國巴黎的恐襲那樣,團夥協同作案,往往是連環襲擊,造成的人員傷亡比較多。這也是恐怖組織以往常用的手法。另一個則像發生在法國尼斯、德國柏林和英國倫敦的這種‘獨狼式’恐襲,是襲擊者受到國際恐怖主義影響,自己策劃,通常使用民用交通工具和容易得到的工具進行。相比較而言,針對第二種的防範難度更大。”李偉説。
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正面戰場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正節節敗退,但是西方國家遭遇的恐怖威脅並未因此而減少。對西方國家而言,恐怖主義的極端意識形態對國內一部分人的影響成為其恐怖威脅的來源之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襲擊者開車衝向威斯敏斯特大橋上的行人。這一襲擊手段是包括“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以及“伊斯蘭國”在內的許多極端組織反覆提倡的。這兩個組織的線上英文雜誌中就提倡這種襲擊手段。
“倫敦恐襲的作案者很可能是受到恐怖主義思想影響的‘獨狼’。可以説,這是一種防不勝防的恐襲。”李偉説,“西方國家防範恐襲的能力比較強,整體投入比較大,所以汽車爆炸等耗時耗力的恐襲圖謀被提前摧毀的可能性比較大。長遠來看,‘獨狼’式恐襲在西方國家會呈上升態勢。不過,在其他地區,比如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葉門等地,涉及到槍支、爆炸物等的恐襲依然是主要手段。”
反恐形勢不容樂觀
就在倫敦恐襲的同一天,比利時政府舉行活動,隆重紀念布魯塞爾遭受恐怖襲擊一週年。一年前的這一天,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遭受連環恐怖襲擊,造成32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布魯塞爾遭受恐怖襲擊已經過去一年了,比利時在防範恐怖襲擊方面也付出很多努力,但比利時的反恐怖形勢不容樂觀。近一年多來,比利時的安全警戒級別一直維持在第三級,這意味著恐怖襲擊事件“存在可能性”。目前,全國還有1000多名軍人協助警察共同維護安全,布魯塞爾市中心和重要地點經常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軍人。
事實上,多個國家都對恐怖威脅時刻保持警惕。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