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德美跨大西洋掀“討債風波” 德媒反擊特朗普:瘋狂、無能

2017年03月21日 08:44:49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新總統要改造北約的危險正在加劇。”特朗普在選舉期間曾把北約這一冷戰遺産看成是“過時的”,在他成為“德國鐵娘子”默克爾總理任期內打交道的第三位美國總統後,美德圍繞分攤北約經費的爭吵開始升級。對特朗普發推特稱德國欠北約和美國的錢,“默克爾接班人”德國女防長馮德萊恩19日直接反駁。

  20日默克爾也不認可“欠債”指責,德國輿論還齊聲討伐特朗普。信口開河的特朗普被形容為“不穩定的打蛋器”,連美國一些行家都説他錯了。“跨大西洋的爭吵”也表明,北約28個成員國都想在這張保護傘下乘涼,但又各有所圖。

  “德國欠北約一大筆錢,美國向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非常昂貴的防務,也應得到支付。”特朗普18日在推特上的這番討債言論惹來德國的不快。默克爾20日在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新聞發佈會上回擊了特朗普的“欠債”言論,並講述了德國發揮的國際作用。德國防長馮德萊恩19日表示,德國既不欠北約的錢,也不欠美國的錢,雖然北約要求成員國的國防預算在2024年前達到各國GDP的2%,但僅局限成員國的國防支出上,德國國防預算還用在聯合國維和部隊、駐歐洲部隊以及打擊“伊斯蘭國”上。

  馮德萊恩是德國首位女國防部長,被看成是默克爾的接班人。德國《世界報》形容女防長在總理默克爾訪白宮36小時後做出的強硬回應是“第一個跨大西洋的爭吵”。報道説,馮德萊恩直接用“錯誤的”來反擊特朗普,並強調默克爾並沒有説過欠北約或美國錢,她只是向特朗普承諾,按照北約2014年在英國威爾士峰會上設定的目標,德國2024年前將國防預算提升到本國GDP的2%,卻被特朗普誤解成德國現在欠錢。目前德國用在國防上的預算約為GDP的1.2%,如果提高到2%,將從每年300多億歐元增加到600多億歐元。更讓馮德萊恩氣憤的是,她今年2月剛宣佈德國的擴軍計劃——總兵力2024年前達到19.8萬人。根據該計劃,德國2024年起每年還需要額外增加9.55億歐元(約合70億元人民幣)軍費開支,目的是加大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力度和在波羅的海沿岸保持北約強大的軍事存在。

  德新社20日援引外長加布裏爾的話説,“增加支出不能以社會支出的費用作為代價。德國應把更多的錢用在發展援助上,而不是軍費上”。加布裏爾還在接受《萊茵-內卡日報》採訪時表示:“負責任的安全政策不應只是購買坦克、將軍費開支增至瘋狂的高度,然後加劇軍備競賽。”在上週日舉行的社民黨黨代會上,剛當選黨主席的舒爾茨也間接對美國提出批評,並稱“德國總理對美國的政策可以採取明確的反對立場”。

  德國輿論20日對特朗普的口誅筆伐頗為有趣。《柏林日報》認為特朗普唱響“不和諧音符”並改變歷史,歐美現在不再需要對方,甚至連握手也不用了。該報認為,這次訪問標誌著德美新時代開始,“默克爾任期內的第三個美國總統是如此不同,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特朗普唯一可靠的特點是——不可預測性”。《石荷州新聞報》刊文形容特朗普是一個“不穩定的打蛋器”,出爾反爾還透著無知。文章説,北約是一個安全聯盟,美國也有自身的安全利益,並不是歐洲出錢讓美國保護。世界現在已經很清楚,西方價值觀聯盟已經不復存在。《萊茵郵報》抱怨説,特朗普就會説“美國第一”。《威斯特法倫新聞報》諷刺特朗普是一個失敗者,在成人默克爾面前就像一個頭腦發熱、死不悔改的小毛孩,他身上缺少令人信服的政治家特質。“德國之聲”認為美國新總統瘋狂、無能。

  柏林工程師馬庫斯2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默克爾在許多國家受到尊敬,但這次卻在美國遭到特朗普的“侮辱”。他認為,特朗普説德國欠錢是對德國及歐洲的不尊重,顯示出他在外交領域的不成熟。在法蘭克福一家銀行工作的艾娃認為,特朗普或許在釋放危險信號,他和默克爾根本沒有共同點,未來美國可能會在德國出口領域施加報復。在特朗普指責德國欠北約“一大筆錢”後,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説,默克爾尋求建立反特朗普聯盟,德國正和日本推動達成貿易協議。

  【環球時報比利時特派記者 任彥 環球時報駐德國、美國特約記者 青木 丁玎 柳玉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