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一波三折議會終亮綠燈 英國今日或將正式啟動脫歐

2017年03月14日 15:3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3月14日電(孔慶玲)英國脫歐進程又到關鍵節點,當地時間13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修正版脫歐法案,上院隨後對下院決定作出妥協,兩院最終為政府提出的最初版脫歐法案亮起綠燈,此舉為啟動脫歐談判掃清最後障礙。英首相特蕾莎梅最快將於14日宣佈正式啟動脫歐進程。而歐盟方面也為此做好了充分準備,並暗示未來的談判將極具複雜性。

  一波三折:議會兩院終為脫歐法案亮綠燈

  自去年6月23日英國公投脫歐以來,英國脫歐進程可謂意外不斷,一波三折。從卡梅倫辭職到特蕾莎接棒,從籌備脫歐方案到明確“硬脫歐”路線圖,從議會半路跳出要為脫歐法案“把關”再到上下兩院為法案內容打起拉鋸戰,並最終妥協為法案亮綠燈。

  其實,早在英首相特蕾莎今年1月中旬發表脫歐講話時,就提到脫歐法案需要議會批准。英國高等法院很快也裁定,英國政府必須在獲得議會批准後,才能啟動脫歐程式。英國政府隨後向議會提交了一項簡單的脫歐草案,尋求議會批准政府如期啟動《裏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脫歐。

  然而,有關脫歐法案的辯論卻在議會上院與下院之間形成了“拉鋸戰”,也給英國脫歐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議會下院2月初投票正式通過政府提交的簡短“脫歐”法案,並將法案提交至上院。

  但上院本月初拒絕批准政府提交的脫歐法案,並要求政府在法案中加入“保障在英居留歐盟公民權利”和“保證議會對英國在何種情況下能夠脫歐擁有更大決定權”這兩條修正案,要求任何脫歐協議在拿到歐洲議會討論前,需得到英國國會的批准;如果談判失敗,政府若要在沒有達成協定的情況下脫離歐盟,也必須先經由國會對此進行表決。

  英國上議院兩次拒絕脫歐法案,並提出增加兩項修訂內容,不僅令特蕾莎政府倍感失望,也讓脫歐變得更加複雜。

  幸運的是,當地時間13日下午,英國下院投票否決了上院的修正版脫歐法案,上院隨後也投票表決,對下院的決定做出讓步,上下兩院最終就政府最初提交的脫歐法案達成一致,這也為英國正式啟動脫歐進程掃清了最後障礙。

  摩拳擦掌:英14日或將正式啟動脫歐 用兩年完成分道揚鑣

  隨著脫歐法案13日在議會兩院獲得通過,脫歐進程正式啟動的按鈕也被激活。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最快14日就可前往議會發表聲明,宣佈英國正式啟動《裏斯本條約》第50條,開啟脫歐進程。在公投脫歐260多天后,英國終於將邁入脫歐談判的實質階段。

  然而,與歐盟的“分手”談判也並非一蹴而就之事。英國正式啟動脫歐談判後,將開始長達兩年的談判期。特雷莎梅曾表示,她希望在兩年談判期內就英國脫歐條款達成一致,並逐步落實新規定。

  特蕾莎梅在脫歐公投半年多後,才首次給出明確的“脫歐路線圖”。她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將會徹底脫離歐盟的態度,稱英國脫歐時,將退出歐盟單一市場。這一斬釘截鐵的“硬脫歐”表態,徹底澆滅了英國為留在世界最大貿易區域,將尋求達成妥協性協議的臆測。

  英國政府隨後也發表“脫歐白皮書”,列出了英國政府在未來脫歐談判中將秉持的12項準則,包括限制移民、保護勞工利益、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等。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曾表示,這份白皮書制定了英國脫歐的目標和方針,尋求與歐盟建立全新的良好關係。

  有分析稱,英國脫歐談判或將成為二戰後歐洲歷史上最複雜的談判之一,它將決定特雷莎梅是否能繼續留任英國首相,也將決定英國的命運和歐盟未來的構成。

  28減1:歐盟要做減法談判 “分手”費錢又費力

  歐盟總部。

  歐盟總部。

  脫歐談判的另一個主角是歐盟,隨著英國正式啟動脫歐進程,歐盟也將接過入場券,正式登場。如果説英國脫離歐盟是“分手”,那擁有28個成員國的歐盟少了1個英國,則要好好“做減法”。

  在現行規則下,正式啟動脫歐後,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必須正式通知歐洲委員會主席圖斯克,告知《裏斯本條約》第50條已啟動,並陳述英國的需求。

  實際上,歐盟各國領導人此前已經為脫歐進程啟動作好了充分準備。歐洲委員會主席圖斯克表示,其他歐洲國家都準備在《裏斯本條約》啟動後的48小時內發表談判草案的“指導方針”。歐盟其餘27國還將於4月6日舉行“特別會議”,以回應英國的“脫歐”正式通知函。

  英國脫歐後,歐盟將剩下27個成員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擔心,英國脫歐將輕易破壞歐盟內部的團結,使歐盟陷入渙散。歐盟以後需要更努力拉攏其他27個會員國。容克也強調英國脫歐“不會阻礙歐盟邁向未來”。

  不過,英國真正離開歐盟並非易事。歐盟領導人已經暗示,脫歐談判的進程將極具複雜性。面對不穩定的情勢,歐盟一再提醒英國脫歐的代價,外界預估,英國與歐盟的“分手費”高達數百億歐元。(完)

  下一頁   [延伸閱讀]   英首相獲得啟動脫歐談判權力 確切時間仍不清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