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務卿將訪日韓中 韓媒:只有美國才能"安撫"中國

2017年03月09日 09:25:2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韓國特約記者 蕭達 張靜 環球時報記者 王盼盼 柳玉鵬】美國國務院3月7日宣佈,國務卿蒂勒森將於3月15日至19日依次出訪日本、韓國和中國,這是他上任後首次訪問東亞地區。7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唐納在首場記者會上稱,蒂勒森亞洲之行的重點不在於部署“薩德”,而是朝鮮構成的威脅。據韓聯社8日報道,“薩德”裝備正在分階段陸續運抵韓國。

  沉寂45天后,美國國務院7日召開特朗普政權上臺後的首次記者會。法新社稱,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來,外交政策都是由他個人、他的核心幕僚與親人及他的推特賬戶主導。而國務卿蒂勒森相當低調,不上媒體也不公開露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募領導團隊和準備刪減預算方面。對許多人而言,取消全球記者、學者、外交官密切關注的國務院每日記者會,意味著國務院的角色被削弱。不過唐納7日否認了該説法,並回答了許多問題。

  根據美國國務院公佈的日程,蒂勒森將於3月15日抵達東京,17日到達韓國,18日訪問中國。唐納7日稱,蒂勒森將分別會見三國外長和政府高官,就朝鮮核與導彈威脅和應對方案等進行商討。對於中國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唐納稱,“薩德”入韓是為了防禦朝鮮的軍事威脅,“我們在與中國的對話和討論中明確表示,部署‘薩德’的決定是一個自我防禦的措施,不只是為了保護韓國,也是保護駐韓美軍。”

  “蒂勒森訪華將成為特朗普政府勾畫今後4年美中關係藍圖的起點”,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拉塞爾7日在接受日本共同社等採訪時稱。他稱,蒂勒森訪華預計將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就中美領導人舉行首腦會談的時間進行協調。他強調,“相信兩國首腦之間的溝通管道能迅速建立起來”。拉塞爾還表示,奧巴馬前政府創設的美中外交和經濟部長間的“戰略與經濟對話”給雙方“都帶來了利益”,他已建議特朗普政府重視這一對話方塊架。作為奧巴馬政府的舊臣,拉塞爾將於下周離任。

  “救命稻草”,韓國《中央日報》8日的社評這樣評價蒂勒森即將開始的東亞之行。文章稱,無論韓美兩國如何勸説,中國對“薩德”入韓的報復必將還會如潮水般湧來,這一點毋庸置疑。即便如此,為最大限度降低影響,韓國政府應該利用好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問韓中日三國這一絕佳機會。“雖然不願承認,但在目前的情況下,確實只有美國才能安撫並阻止中國。”韓聯社8日稱,據流通行業消息,截至當天下午4時,在中國境內的樂天瑪特被勒令停業的門店數量已達55家。樂天瑪特在華門店數達99家,過半數門店被停業。

  與此同時,韓國依然在加快“薩德”部署進程。據韓聯社8日報道,韓國軍方表示,一套“薩德”系統由5種裝備組成,難以一次從美國運至韓國。目前,2台發射架已運抵韓國,其餘裝備將分階段陸續抵韓。報道稱,AN/TPT-2相控陣雷達是“薩德”系統的核心裝備,可探測敵軍導彈並誘導防空導彈,分為前端模式(FBM)和終端模式(TM)。將在韓國部署的雷達是終端模式,在敵軍導彈下降時進行探測和追蹤,因此最大探測距離僅為800公里。移動戰術指揮中心可同時攔截最多數十枚導彈。

  據韓國KBS電視臺8日報道,韓國代理總統黃教安8日再次表示,為應對朝鮮威脅,韓國應如期推進“薩德”部署進程。他渲染稱,目前韓國安全形勢“極為嚴峻”,韓軍需儘快構築“殺傷鏈系統”(對朝先發制人攻擊系統),以應對朝鮮威脅。

  韓國MBC電視臺8日報道稱,美國有可能追加在韓部署的“薩德”數量,因為僅憑在星州部署的一套“薩德”系統,根本無法保護韓國首都圈的安全。目前部署到韓國的是美國在本土的一套“薩德”系統,但部署在關島的另外一套“薩德”系統,可以在96小時內運抵韓國進入實戰部署。有分析認為,如果未來出現朝鮮導彈威脅臨近的徵兆,不排除美國在韓國追加部署“薩德”系統的可能。下一步,駐韓美軍將向星州基地派遣測量人員,為雷達部署預做準備。

  “德國之聲”7日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江雨的分析稱,美國迅速向韓國部署“薩德”是想在韓國大選舉行之前將“生米煮成熟飯”。“薩德”系統一旦部署就不可能撤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會採取實質的軍事和外交上的行動。

  同樣受到“薩德”威脅的俄羅斯也在醞釀應對措施。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8日報道,俄羅斯軍事專家列奧尼科夫表示,目前俄羅斯與韓國有一些經濟合作協議,俄可以暫停或重新考慮這些協議。另外,還可以採取其他一些非軍事措施來向韓國政府施壓。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