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韓媒稱中國品牌在韓“大顯身手”:泡菜都是中國造

2017年03月08日 11:15:13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核心提示:2016年,泡菜進口量同比增長13.1%達到25萬噸,韓國對華泡菜貿易逆差為1.21億美元。

  參考消息網3月8日報道 韓媒稱,當地分析人士稱,中國産品正迅速擴大其在韓國的影響力,生動地説明其在亞洲第四大經濟體中的品牌力與日俱增。

  韓國泡菜 新華社記者何璐璐攝

  據韓聯社3月6日報道稱,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向韓國出口大量消費品和技術産品,但中國製造商憑藉較低的價格和日漸提升的品質現正進軍新的韓國市場,比如家用電器乃至汽車。

  報道稱,去年,韓國從中國進口的總額達到869.8億美元,而它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輸出總額為1244.3億美元。中國是韓國2016年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雖然半導體、無線通信設備和電腦仍然是中國的旗艦出口産品,但食品和其他消費品在韓國的市場份額正急劇上升。中國的青島啤酒就是一個適例。今年前兩個月,青島啤酒成為韓國一家知名連鎖折扣店的第一大進口品牌,而去年最暢銷的是荷蘭喜力啤酒。

  “隨著進口啤酒市場穩步增長,青島啤酒今年佔了我們各家店面外國品牌銷量的10%左右,是最暢銷品牌,”易買得超市的一名業務主管表示。

  業內觀察人士把青島啤酒的銷量上升歸因于中國菜在韓國越來越受歡迎,包括烤羊肉串。

  一名市場消息人士説:“中式烤羊肉以前只在當地唐人街有售,現在這種餐館已迅速擴大到其他地區,更多的韓國人能吃到。這個趨勢最終促使更多的消費者喝中國啤酒。”

  報道稱,根據韓國海關的數據,韓國2016年進口了36159噸中國啤酒,是2010年的七倍多。青島啤酒所佔比例最大。

  啤酒不是全部。韓國從這個鄰國進口的泡菜數量近年來一直在快速增長。

  根據世界泡菜研究所的數據,2016年韓國泡菜進口額同比增長7.3%,以1.2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99.9%來自中國。

  報道稱,2016年,泡菜進口量同比增長13.1%達到25萬噸,韓國對華泡菜貿易逆差為1.21億美元。

  韓國每年的泡菜消耗量據估計約為160萬噸,其中1/4是在餐館和自助餐廳消耗掉的。這意味著六成以上的韓國餐館供應中國泡菜。

  中國還向韓國輸出大量便宜的漁業産品和農産品。韓國進口的中國魚類和其他漁業産品在2016年首次突破12億美元大關。中國商品佔韓國進口商品的25%以上,使中國成為向韓國出口漁業産品最多的國家。

  韓國進口的産品包括魷魚、章魚、小黃魚和藍蟹,它們比當地産品要便宜或在國內難以捕獲。

  “隨著漁業産品的總體消費量增加,海産品進口量眼下估計會繼續上升,因為國內産量跟不上需求的步伐,”海洋水産部的一名官員説。

  行業人士還表示,中國公司正在加緊打入韓國的低端電子市場乃至汽車市場。

  報道稱,中國電子産品曾經被認為價廉質劣,但中國科技巨頭小米公司在2014年推出智慧手機是一個轉捩點,它給韓國消費者的印像是性價比高。

  小米的手機備用電池佔國內市場的60%以上,它們的設計和品質吸引了當地客戶。小米的市場份額一度飆升至75%,但其主導地位受到三星電子公司和其他本地競爭對手的侵蝕。

  向韓國市場進軍的還有智慧手機製造商華為、電腦製造商聯想、電視機製造商TCL公司、家用電器製造商海爾集團和洗衣機製造商美的。

  報道稱,值得注意的是,TCL的32英寸液晶顯示屏電視機在韓國的售價比當地競爭對手低30%,美的3.2公斤洗衣機的標價是韓國産品的三分之一。

  除了電子産品生産商,中國汽車企業也把目光投向韓國市場。1月中旬,中國國有北汽集團乘用車製造部門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韓國推出Kenbo 600中型SUV,成為首家進入韓國的中國汽車製造商。

  第一批120輛Kenbo 600在韓國開售僅大約一個月便售罄,主要靠的是低價。Kenbo的“現代型”售價不到2000萬韓元(合17300美元),比韓國同類小汽車要便宜。

  據普遍估計,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有限公司今年下半年將在韓國推出一款電動大巴車。比亞迪去年10月在韓國設立子公司後一直在尋求進入當地市場。(編譯/何金娥)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