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福島核事故曝首例貪腐醜聞 被指腐敗或普遍存在

2017年03月06日 06:36:09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福島核事故爆首例貪腐醜聞:除污花費千億,腐敗或普遍存在

 福島核電站附近拉起警戒。邢曉婧/攝

  福島核電站附近拉起警戒。邢曉婧/攝

  [環球時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邢曉婧 盧昊]東日本大地震已經過去6年,但災後重建仍遙遙無期,福島核泄漏事故仍在繼續。而更讓災民憤怒的是,這場空前的災難竟成為一些日本人斂財的機會。據《日本經濟新聞》5日報道,光是花在福島核廢料除污工程的費用就達上千億人民幣。這麼龐大的生意自然讓很多人眼紅。福島警方4日以涉嫌行賄和受賄罪,逮捕了兩名嫌疑人,掀起福島核泄漏除污工程的首次貪腐醜聞,輿論為之譁然。

  被逮捕的兩人分別是“福島環境再生事務所”員工鈴木雄二,以及富山縣某土木建築公司董事長小杉幹雄。前者被控在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間多次接受後者招待旅遊,為後者獲得在福島縣浪江町2000萬日元的除污項目合同提供方便。

  這是首起被曝光的核除污貪腐醜聞,但人們相信,發災難財的肯定不止他們兩人。根據日本環境省公佈的數據,截至2016年,福島核泄漏事故除污費用累計達2.6萬億日元(約合1573億元人民幣)。而今年起還將對核泄漏事故“核心區域”附近的高輻射地區進行除污,相關費用還會增加。日本經濟産業省去年年底估算,核泄漏事故除污費用將達到4萬億日元,大大高出此前估算的2.5萬億日元。

  根據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後出臺的《特別措施法》,除污費用應該由東京電力公司承擔,政府出售所持的東電股票籌措資金暫時墊付。而面對這樣一個近乎天文數字的除污費,所産生的誘惑之大可想而知。

  《東洋財經》分析認為,福島核泄漏事故的後續處理,包括工程建設在內的巨大利益及複雜的承包、分包環節讓人鑽了空子。牽涉此次貪腐醜聞的“福島環境再生事務所”是環境省2012年組建的、負責當地除污項目的派出機構。醜聞曝光後,環境省及下屬“福島環境再生總部”幹部公開道歉,有環境省官員甚至哀嘆“在最壞的時機(核泄漏問題敏感期)竟然爆出腐敗醜聞”。《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説,政府相關機構的工作人員和企業聯繫過於密切,“在那些不為人知的地方,腐敗很可能普遍存在”。

  另據共同社報道,除了除污費用不斷膨脹超出預期,政府主導的除污和民生安置工作進展也很緩慢。此前政府計劃除核泄漏核心區的“返家困難區域”外,其他地區到2016財年結束(2017年3月底)前就能順利完成除污工作。但從目前情況看,福島縣部分地方政府作業進度遲緩,可能要再推遲一年才能完成。政府本打算在福島縣劃定用於保管污染土壤及廢棄物的“過渡性儲存設施用地”,也因相關土地産權談判進展緩慢,只與2360名私人土地所有者中的719人簽約,取得的用地面積相當於預定面積的21%。

  根據統計,在岩手、宮城和福島三縣,上千戶災民無法重建自家住宅或搬到新的租屋,其中約七成災民來自福島,他們受核泄漏事故影響無法返鄉。災民抱怨除污工作慢,政府提供的災害公營住宅租金太高,更沒錢重建家園。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