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特朗普強軍言論遭質疑 俄專家稱想摧毀他國可恥

2017年03月04日 09:35:5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特朗普強軍言論遭輿論質疑 俄專家:想著摧毀他國很可恥

  “‘讓美國再次強大’可以,但特朗普以美國軍力再次強大為前提條件,是向裏根時期的冷戰思維看齊,對全球來説不是一個福音。”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國防現在根本用不著那麼多航母,美國現役10艘尼米茲級航母,其噸位、艦載武器裝備都遠遠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國家甩在後面。他認為,特朗普還是想通過炮艦外交在國際上形成威懾和打擊力量,這和裏根1986年提出用五六百艘艦艇控制全球16個咽喉要道的冷戰思維是一致的。美國政界、軍界常説一句話:“每當一次危機來臨時,總統都會問,我們的航母在哪?”但那是在美蘇對抗的背景下,現在冷戰結束20多年了,特朗普仍計劃提高艦艇數量,繼續擴大對戰略咽喉通道的控制和軍事存在,加強對國際事務的干預,其中包括霍爾木茲海峽和中國南海。

  張軍社認為,與全球性存在的美軍依託航母威懾海外的構想不同,中國發展航母的初衷是根據國防政策需要,是區域性的近海防禦和沿海防衛。張軍社説,除國土防禦和維護海外利益的戰略考量外,中國發展航母還是為更好地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如參與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去亞丁灣護航,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等。張軍社説:“印度洋大海嘯時,美國派來航母,中國將來也可以。”

  談到特朗普大喊強軍,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關係研究中心主任趙小卓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特朗普還沒有把美國的GDP蛋糕做大,如果要恢復軍力就要擠壓別的項目,因此他一直在國內為增長軍費造勢,希望得到輿論支援,預算案能得到國會通過。同時,在美國經濟、軍事實力相對下降,甚至遭到盟友質疑的背景下,也不排除特朗普是做給國際社會看,表明美國還是要維護自身霸權。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表示,如果美國增加軍費的計劃不破壞現有的戰略平衡,那“完全是美國內政”。俄《觀點報》認為,特朗普要提高軍費得到了美國軍火商的支援,而美國更新彈道導彈和發展海軍,主要目的是為了遏制中國。俄議員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試圖挑起新一輪軍備競賽,但俄不會被拖入其中。不過,俄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專家格林別爾克表示,特朗普大幅增加軍費十分危險,可能在世界引發不可控制的軍備競賽,美國仍想著摧毀他國,這是一種可恥行為。他還説,這就是所謂的俄羅斯“朋友”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到失望。俄羅斯塔斯社3日報道,就在特朗普宣佈進一步發展美國海軍之際,俄國防領域消息人士稱,俄“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將於今年上半年進行現代化維修,所有工作將於2020年結束,預計投入至少200億盧布(約3.4億美元)。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環球時報駐美國、俄羅斯特約記者 丁玎 柳直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