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特朗普執政首月曬曬三份清單

2017年02月21日 08:42:14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2月20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滿月”的日子。

  一個月來,他提名了22名內閣成員,但也引來參院非議,迄今尚有6人未拿到“通關令”;他簽署了“禁穆令”,卻遭到聯邦法院叫停,正準備推行新版移民禁令……

  一個月來,他與十幾位國家領導人通話或見面,“挂斷”過澳大利亞總理的電話,威脅過墨西哥總統,但也重審過對華政策……

  一個月來,他的支援率急速下墜至40%,創下了新任總統歷史新低。然而,他不僅表示“任何負面民意都是假消息”……

  特朗普的總統之路到底是一帆風順還是舉步維艱?不妨從他的執政成績單説起。

  “政令清單”:掀起震波

  特朗普上臺後,打破了美國總統就任後短時間內簽署行政命令最多的紀錄——永久退出TPP協議談判、加速重要基建項目的審批、重啟富有環保爭議的輸油管道項目、在美墨邊境建隔離墻、簽署“禁穆令”、制定新的打擊IS 方案、放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可以説,他酷似“地震記錄曲線”的簽名每寫下一個,都會在內政外交領域掀起不小的“震波”。

  其中引起最大爭議的要數“禁穆令”。就連美國媒體自己也意識到,特朗普是在把反恐與私利捆綁在一塊兒,走的是選擇性反恐的套路。要知道,沙特、阿聯酋等對美國恐怖襲擊威脅最大的國家並不在禁令名單之列,而它們都與特朗普有著緊密的商業聯繫。該禁令不但不會使美國更安全,而且還容易激化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矛盾。事實上,“禁穆令”已經在全美産生了“負資産”:從美國赴加拿大尋求“二次避難”的人數近來顯著增加,在危機四伏的邊境上演了一幕幕“出埃及記”,而美國旅遊業也因“禁穆令”蒙受了1330億美元損失。

  但特朗普的一些政策受到了美國商界的歡迎。其中他提出的大規模減稅方案就頗受大企業家們青睞,該方案被認為有利於資本流入與企業回歸——儘管它可能還需歷經數月博弈才能落定。相比之下,更令美國大公司歡呼雀躍的是特朗普在2月14日簽署法令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涉能源的部分條款,美國股市走出一波連續上漲的“特朗普行情。”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