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漢語熱成為全球潮流 外國人想加入中國“朋友圈”

2017年02月16日 14:42:43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10年間,學習漢語的中小學生人數在法國翻了四番”,據法國電視二台13日報道,漢語已在法國成為初、中等教育裏位列西班牙語、德語、義大利語之後的第四大第二外語。

  事實上,不僅僅是法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及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領域合作交流的增加,“漢語熱”已經成為全球潮流。2005年,美國只有200所中學開了漢語課,學中文的孩子只有2萬人,10年後,學漢語的人數已經有40萬。俄羅斯目前已有123所教育機構開設漢語課程,學習漢語的總人數達1.7萬人,漢語還將在2018年納入俄羅斯中學的9年級國家期末考試體系。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從2004年的近3000萬人攀升至1億人。

  對非母語國家的人來説,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外國人熱衷於學漢語呢?“漢語熱”大規模大範圍爆發的背後,不僅僅是外國人對中文的關注,更折射出外界想進一步了解中國,加入中國“朋友圈”的熱切心情。

  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溝通。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講,許多外國人學好漢語就是為了增加自身競爭力。因為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加深,許多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中國人打交道,説一口流利的漢語,也就等於有了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這跟中國人如果想進外企工作,就必須學好英語是一個道理。據説,巴黎機場免稅店會説漢語的導購員已經成為老闆們爭搶的“香餑餑”, 為防競爭對手挖人,不少導購員還被老闆要求在名牌上使用假名。由此可見,中國與法國的人員往來之密切。

  隨著中國在全球地位和影響力的提高以及“一帶一路”的推進,相信接下來,這種交往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漢語熱”也必將迎來一個新的時期。目前的漢語熱是對方的主動需求,這種需求更多是實用性、功利性的。但是,也要看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他們會越來越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他們也更容易接受中國形象和中國的發展模式。

  我們不妨抓住這個機會,主動對接全球學漢語的需求,向學漢語的人提供更多來中國學習交流的機會,也創新學習的形式,讓更多人能夠輕鬆快樂地學會漢語。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的“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等綜藝節目,利用大眾傳播手段讓傳統文化重回大眾視野,成為網紅。殊不知,也有一檔名為“漢語橋”的節目,在學漢語的外國學生中頗有知名度,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妨更多一些。

  “漢語熱”“中國熱”是中國聯繫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切入點,讓“漢語熱”持續升溫,我們將迎來更多的朋友,也可以潤物細無聲地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譚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