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懟特朗普法官被奉英雄 常為弱勢群體維權

2017年02月06日 06:54:2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美國“懟總統”法官被奉為英雄,熱衷公益常為弱勢群體維權

  [環球時報駐美國、英國特約記者 丁磊 王輝 高文宇]“他的存在,讓特朗普不能淩駕於法律之上!”由於“緊急叫停”新政府的“禁穆令”,美國華盛頓州聯邦法官詹姆斯羅巴特(如圖)“一懟成名”,被相當一部分美國民眾奉為“國家英雄”。媒體報道説,69歲的羅巴特是小布希總統時期提名的聯邦法官,熱衷公益事業,積極為底層民眾、弱勢群體維權,但也做出過極富爭議的裁決。

  路透社4日説,羅巴特1947年出生在華盛頓州西雅圖市,1973年從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畢業,獲得法律學位。羅巴特早年長期在私營機構供職。在30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做到該州頂尖律師事務所的主管合夥人。

  從業期間,羅巴特經常和當地的法律援助組織合作,致力於協助僑居美國的東南亞難民群體。不僅如此,羅巴特還十分關注青少年權益,擔任過西雅圖市兒童收容機構及相關權益協會的負責人。在好友、同僚看來,羅巴特是一位具有公益事業使命感且“心繫社區”的人,這些特質早已融入他的個人生活中:據説羅巴特和妻子成婚後沒有生育,收養了6名兒童,這些孩子多為東南亞難民後裔。

  “他可不是什麼‘所謂的法官’”——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在推特上針對羅巴特的不敬言論這兩天引發多方譴責,不少美國媒體紛紛為羅巴特“正名”。《今日美國報》説,羅巴特2003年離開回報豐厚的私營機構,接受時任總統小布希的提名,次年正式就任華盛頓州西區地方法院聯邦法官。

  羅巴特的資歷和品行當時備受美國政界推崇,在2004年6月的參議院任職表決中,兩黨議員的投票結果為99票支援、0票反對。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成員萊希批評特朗普的言論説:“這位聯邦法官因履行自己的職責而受到特朗普的欺淩和蔑視……要知道,這可是一位經共和黨總統提名,由共和黨掌控的參議院認證的聯邦法官。”熟悉羅巴特的人表示,這位法官性情溫和、正直,平日十分注重“避嫌”,從不與存在法庭利益衝突的人士往來。

  出任聯邦法官後,羅巴特仍然一如既往地關注美國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權益,曾引發較大的分歧與爭議。2011年,華盛頓州預算削減,直接影響該州的殘障群體,相關法令被羅巴特“緊急叫停”。在一場法庭判決中,羅巴特陳詞説:“當財務預算不足與民眾疾苦的問題同時出現,天平應當向後者傾斜。”

  2016年,羅巴特因發表“不當言論”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此前,西雅圖市警察局因不當執法行為受到美國司法部調查,並被責令整改,受理相關案件的正是羅巴特。在去年8月的一場聽證會上,他的陳詞顯然帶入個人情緒。他説:“在警員開槍致死的案例中,黑人的比例高達41%,而這一人群在一些城市僅佔人口的20%。”他頓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説:“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一言甫畢,法庭上下傳出一陣騷動。此外,對於西雅圖當地警察工會借警務改革、要求提升警察待遇的做法,他也直言給予抨擊:“法庭和西雅圖的民眾不會被警察漲工資的要求所挾持。”

  在美國一些媒體看來,羅巴特的這番言論使他成為美國首位公開支援特定權益組織的在職聯邦法官,因為“Black lives matter”剛好是一個黑人權益組織的名稱,而且名聲不佳。不僅如此,羅巴特的觀點也讓他和執法部門一度産生對立。有警察權益團體批評説,羅巴特倡導的變革容易令警察群體淪為公眾裁決的受害者。

  在社交媒體上,民眾對羅巴特褒貶不一,雖然不少人將他奉為“英雄”,認為他恪盡職守,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他的做法會“危害”美國,還有人擔憂這位“懟總統”的法官可能會面對麻煩。但羅巴特的好友認為,至少特朗普的言語攻擊不會對羅巴特造成影響。因為羅巴特向來認為“接受批評性言論很重要”。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