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國際FUN:敢於杠上特朗普的CIA究竟是個什麼組織?

2017年01月14日 10:36:40  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山西晚報等
字號:    

  相信不少美劇“發燒友”都會對美劇中一個常見的職業頗感興趣,那就是——特工。劇中的特工們美貌與智慧並存,飛檐走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簡直牛得不要不要的。而這些特工有許多都來自同一個組織——中央情報局,也就是CIA。最近,CIA還跟新當選總統特朗普杠上了。那麼,這個神秘的組織到底是幹啥的呢?今天,小編就帶你來扒一扒CIA的前世今生。

  時常掉鏈子?CIA的“曲折成長路”

  作為美國的核心情報機構、執行美國全球戰略的馬前卒,CIA從成立至今,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蒐集各種資訊,向白宮提供書面報告,為總統決策提供參考。

  比如,美國總統的“清晨讀物”——總統每日簡報,就是CIA獨家出品哦!《總統每日簡報》(PDB)堪稱全世界保衛最嚴密的每日讀物,半個多世紀以來,每一任美國總統都以閱讀它作為一天的開始。

  這份文件中包含著全世界最敏感的情報分析,以幫助總統保護美國本土及海外利益。

  很多吃瓜群眾表示CIA和FBI(聯邦調查局)傻傻分不清楚怎麼解?小編來告訴你,CIA從成立之日起,就獲得了海外情報與反間諜行動的壟斷權,但同時它被禁止參與美國國內行動。CIA的工作目標就是採取一切手段蒐集情報、消滅敵人,其活動一直游離于美國法律的管轄之外。

  而FBI與之相反,主要負責美國國內的聯邦執法行動和反間諜行動,受美國司法部管轄。作為一個執法機構,FBI必須遵守美國司法體制的嚴格標準;如果違規,就會飽受各方抨擊。

  因此,權力的爭奪以及制度、理念上的差異,成了CIA與FBI種種衝突的溫床,導致這兩大機構多年來一直勢如水火。

  其實,CIA的成立最早要追溯到二戰時期。在深深刺痛美國人民的珍珠港事件發生後,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 羅斯福為了戰況需要,于1942年組建了戰略情報局,也就是CIA的前身。然而,二戰一結束,對情報工作不甚了解的杜魯門就解散了戰略情報局,將其職能移交給多個部門。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尤其是冷戰初露端倪,杜魯門越來越感到無力處理各種情報部門送來的紛繁複雜的分析報道,逐步意識到美國需要一個統一的情報組織。於是,杜魯門于1947年簽署《國家安全法》,設立中央情報局(CIA),授權其負責協調國家情報活動,並蒐集、評估和彙報影響國家安全的情報和資訊。

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毀的“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

  然而,CIA的“成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成立以後,它時常“掉鏈子”,讓美國吃了不少苦頭。1961年CIA企圖策劃推翻菲德爾 卡斯特羅政權失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讓卡特政府措手不及;1991年,CIA未能正確預測蘇聯的解體;1998年,它沒有聽到印度試圖進行若干次地下核子試驗的風聲。

  一次次情報工作失誤讓“帶頭大哥”CIA成為失敗的代名詞。預算不斷被削減,大批經驗豐富的情報人員因為部門削減和經費壓縮而被迫離職。中情局不得不學著“花小錢辦大事”,以維持存在感。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911”事件以後。

  911事件後的第9天,美國國會批准,在已有情報經費的基礎上,給中情局追加了400億美元聯邦預算,用於打擊全球基地組織。隨後兩年,這一數字增加到1200億美元,大量資金投入讓美國情報組織重振聲威。情報部門開始大量招兵買馬,情報機構不斷增加。

  為了反恐,美國還對情報系統進行了改革。911襲擊以後的十多年,美國情報機構的人員構成及“業務模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情報部門開始與外包公司合作,雇用“臨時工”來收集情報。美國情報業逐漸走上了私有化道路。

  “棱鏡門”事件引爆!美國“情報機器”失控惹怒全球

  在CIA的歷史上,發生過許多疏漏,其中最新一期“狗血大戲”當屬“棱鏡門”事件。

  2013年6月,前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將兩份絕密資料交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隨後,兩家媒體相繼曝出了美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正在開展的一個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該項目直接接入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9家美國網際網路公司中心伺服器,挖掘數據以蒐集情報。

 

  消息曝出後,迅速在美國本土及其他世界各國引起巨大反響並持續不斷發酵。這起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監控事件,其侵犯的人群之廣、程度之深實在令人震驚。

 

  被特朗普盯上!看CIA與當選總統的“恩怨情仇錄”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還未就職,與中情局的矛盾卻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前幾天,美國媒體報道,當選總統特朗普正與高級顧問一起研究重組CIA,裁減其位於弗吉尼亞總部的人員。據稱,特朗普團隊認為美國情報界正變得徹底政治化,急需瘦身。

  早在該消息傳出前,特朗普對中情局的不滿就已在華盛頓被吵得沸沸颺颺。特朗普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將放棄聽取“總統每日簡報”的慣例。他説:“我是一個聰明人。我不需要每天被告知同樣的事情。如果事情發生變化了,再來告訴我吧。”

  中情局也不甘示弱。就在特朗普試圖改組中情局消息傳出後一天,美國情報界展開“反攻”——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美國的最大牌“間諜”們悉數到場,痛斥特朗普對情報界的蔑視。

  未來四年,白宮與蘭利(地名,美國中情局總部所在地)的關係將如何發展,“好戲”還在後面。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