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突變怪物!美刊揭秘美國緣何放棄核動力坦克(圖)

2017年01月06日 08:26:45  來源:參考消息
字號: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道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2日發表題為《美國如何差一點製造了最可怕的武器:核動力坦克》的文章,作者為邁克爾佩克,編譯如下:

  20世紀50年代,癡迷于原子能的美國制訂了核能驅動的汽車、飛機和宇宙飛船的製造計劃。

  那麼為何沒有核動力坦克計劃呢?

  即使以當時的標準來看,克萊斯勒公司提出的TV-8坦克設計也顯得很奇怪。這種坦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龐然大物,就像從世界末日主題的核恐怖片中跑出來的某種基因突變後瘋長的怪物。

  克萊斯勒的設計從本質上來説就是把一個巨大的豆莢形炮塔安裝在一個輕型坦克底盤上,就像是小小的身體上頂著個大腦袋。根據坦克歷史學家理查德皮爾斯亨尼克特撰寫的權威著作《美國主戰坦克史》第二卷,乘員組、武器和動力系統都位於炮塔中。

  設計者曾經考慮過各種各樣的動力系統,包括用一台克萊斯勒V-8發動機與發電機配合驅動、燃氣輪機電驅動、化石燃料蒸汽迴圈動力系統以及最後的核能蒸汽迴圈動力系統。

  到1956年,美國陸軍最終還是否決了這一方案,但它承諾在未來坦克中採用TV-8坦克的“新穎特徵”。

  此外,幾乎就在克萊斯勒提出TV-8坦克方案的同時,美國陸軍還在審核有關R-32核動力坦克的構想,該坦克被視為M-48“巴頓”坦克的潛在替代品。重達50噸(TV-8坦克重量的2倍)的R-32坦克由核能裝置産生熱量,推動渦輪發動機工作。這種坦克的行駛里程超過4000英里(約合6400公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