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外媒驚嘆中國30年內消滅極度貧困:曾是世界最窮國

2016年11月23日 15:52:19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道 外媒稱,數據分析顯示,僅七個國家裏就生活著據世界銀行稱是極度貧困人口的三分之二。這裡統計的是每天生活費不足1.9美元的人。這一金額被認為是生活所需的最低限度。過去幾十年來,被視為極度貧困的人口比例因為全球化和經濟增長而大減,達到了史上最低水準,但仍有7.67億人處於極度貧困狀態。

  據奧地利《標準報》網站11月21日報道,印度是最多窮人生活的國家。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窮人生活在那裏。如果將尼日利亞、剛果(金)、衣索比亞、孟加拉國、中國和坦尚尼亞算在內,這七個國家則佔了全球極度貧困人口的67%。除剛果(金)以外,這些國家並不屬於世界最窮的國家,只是由於國家大而窮人絕對數量多。

  要減少貧困必須做什麼?維也納經濟大學宏觀經濟學研究所理事熱蘇斯克雷斯波誇雷斯馬給出了他的評價。

  在孟加拉國,貧困人口在過去30年內減少了一半。印度的降幅更大。但是這兩個國家目前仍有五分之一的人被視為極度貧困。克雷斯波説,貧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加快。“穩定和國際化被認為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克雷斯波説,這兩國的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改善。因為兒童死亡率大減,目前可能從事生産的年輕人很多。當有大量年輕人供養相對較少的老人和兒童時,經濟學家稱之為“人口紅利”。這推動了增長。

  報道稱,中國在30年內成功地幾乎完全消滅了極度貧困。而曾經的中國是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尤其令人驚嘆。貧困率自1981年以來從88%降至2%。克雷斯波認為是穩定的經濟政策、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和對外開放減少了貧困。

  但是經濟的高增長也大大加劇了中國的不均衡現象。“在城鄉收入和就業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改革可以進一步改善這一狀況。必須簡化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的中國人享受社會福利的程式。這將進一步減少貧困。

  衣索比亞極度貧困人口的比例自1981年以來減少一半以上。克雷斯波認為,對農業經濟的投資和農村地區的社會福利計劃構成背後的推動力量。

  尼日利亞、剛果(金)和坦尚尼亞的極度貧困人口總共有1.62億。全球來看,尼日利亞是在印度之後窮人最多的國家。當地的大量石油更多的是個詛咒而不是福祉,因為它引發了政治動蕩。剛果(金)是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那裏一再爆發戰爭。克雷斯波認為,它首先需要政治上的穩定,然後才能考慮經濟政策的問題。

  坦尚尼亞貧困人口自1991年以來減少了三分之一。克雷斯波稱,改善教育狀況和擴建基礎設施對於當地進一步減少貧困來説是最有希望成功的舉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