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親信門致韓國社會分裂 極右勢力欲“救”樸槿惠

2016年11月21日 08:03:53  來源:環球網
字號:    

  韓國檢方在起訴書中指出樸槿惠涉嫌共謀作案的前一天,韓國1500余個公民社會團體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第四輪燭光集會,要求總統樸槿惠對“干政門”負責並下臺。據稱僅首爾當晚的示威人數就達到35萬,全天示威人數接近70萬。集會結束後,示威者7時30分許開始街頭遊行,最近時距離總統府青瓦臺僅1公里。首爾警方出動1.6萬警力防止失控。此輪集會不僅在首爾,還在全國各地同步舉行,韓國主要大城市都爆發了各類示威活動。據 《韓國時報》20日披露,當近70萬人20日晚間涌向光化門廣場呼籲樸槿惠總統辭職時,首爾政府多次要求公職人員在辦公室拉上窗簾。報道説,拉窗簾的準確原因尚未得到證實,但媒體猜測可能當局怕被媒體拍攝到政府官員在觀看燭光示威。

  日本富士電視臺稱,韓國也出現極右勢力的集結。他們開始展開行動“拯救”樸槿惠總統,宣稱樸槿惠沒有任何過失,並向反樸槿惠民眾散發擁護樸槿惠的傳單等。評論稱,樸槿惠的親友干政一事越鬧越大,已成為讓韓國社會分裂和動蕩的導火索。

  “如果樸槿惠辭職,韓國將在60天內舉行大選,但儘管要求其下臺的呼聲高漲,沒什麼跡象表明樸槿惠將很快下臺。”《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20日稱,樸槿惠已兩度因崔順實干政事件向國民道歉,民調顯示其支援率已降至5%。

  《紐約時報》稱,根據最近的民調,樸槿惠已成為上世紀80年代韓國民主化以來民意支援率最低的總統,韓國所有主流媒體以及所有反對黨,甚至樸槿惠所屬政黨都呼籲她辭職。但樸已經拒絕。上周,她反而再度行使總統職權,任命新大使及政府高官,還建議司法部調查另一樁有關房地産的腐敗醜聞。該報認為,樸槿惠的態度為曠日持久的政治劇搭設了舞臺,她的任期將於2018年2月結束,而彈劾樸對反對黨來説將面臨政治風險,他們需要韓國國會300名議員中2/3以上的人支援,而樸的政黨控制著129個席位,足以攔阻這樣的提案,儘管她所屬的政黨中也有人表示支援彈劾。在法律上,國會彈劾必須得到韓國憲法法院9名法官中2/3以上的人認可,該過程將需要數月之久,且可能引發分裂。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0日報道稱,青瓦臺強力反駁特檢組,顯示出要將總統是否下臺問題交由國會彈劾或憲法法院裁決的強烈意志,有分析認為,這表明樸槿惠希望事態解決長期化並尋找機會翻轉局面的考慮。其間,樸槿惠可能利用職權挑動朝野對立以擺脫當前被動局面。最近在朝野引發激烈爭議的歷史教科書問題、部署“薩德”問題、韓日軍事秘密情報保護協定等議題上,韓國現政府不管不顧硬推,實際上也有刺激國內矛盾轉移視線的考慮。目前為了拖延時間,樸槿惠似乎正進入對國民批評充耳不聞的“硬撐”狀態。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