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大選史上互揭醜聞鬧劇不斷 大屠殺吃屍體令人震撼

2016年10月10日 10:40:43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候濤】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互揭醜聞的手段層出不窮,堂堂一國總統之選舉儼然淪為互相揭短的鬧劇,令觀者唏噓不已。事實上,縱觀美國選舉歷史,互揭醜聞攻擊對方的情況並不鮮見,毫不誇張地説,兩百多年的美國大選史上充斥著人身攻擊和相互揭短。

  首屆美國總統大選在1788年至1789年間舉行,獨立戰爭時期領袖喬治華盛頓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參選,由於他在國內具有崇高聲望,他的對手們並沒有展開人身攻擊或揭醜。在1792年華盛頓謀求連任的大選中,氣氛也比較平和。美國真正意義上的“總統大選”出現在1796年,當時民主共和黨大力支援托馬斯傑斐遜,而聯邦黨擁護約翰亞當斯。為擊敗對方,聯邦黨首先祭出揭醜大招。聯邦黨人攻擊傑斐遜的品德,宣稱他是一名“無神論者”,而且在獨立戰爭期間是一個懦夫。不僅如此,聯邦黨人還大肆宣揚傑斐遜同法國存在“不正常關係”。在聯邦黨的猛烈攻勢下,傑斐遜最終敗下陣來,以3張選舉人票之差敗給亞當斯。

  1828年的總統大選以揭發大量骯髒隱私而聞名。國家共和黨候選人約翰昆西亞當斯(以下稱“小亞當斯”)決定以對手安德魯傑克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道德與品性為突破口,散發“揭醜小冊子”。這本小冊子揭露傑克遜與妻子“通姦”,原來傑克遜的妻子雷切爾在1790年申請同首任丈夫離婚,傑克遜與妻子在1791年結婚,但在兩年後的1793年雷切爾與前夫的離婚才獲得批准,這意味著傑克遜同有夫之婦“重婚”數年。小冊子還爆料稱,傑克遜曾在克裏克戰爭中屠殺俘虜。更有甚者,弗吉尼亞州議員約翰托利弗揭露傑克遜所犯下的“殘暴和變態行徑”,例如屠殺1000名手無寸鐵的美國原住民,在他們的屍體中間打瞌睡以及把他們的屍體當早餐。作為反擊,傑克遜陣營攻擊小亞當斯當過皮條客:他在擔任美國駐俄國公使期間曾指使一名美國女子為俄國沙皇提供性服務。傑克遜的妻子雷切爾對互揭醜聞的手段深惡痛絕,她在大選結束後不到一個月去世,傑克遜譴責政敵揭短導致自己妻子的離世。

  1884年總統大選充斥著政治諷刺和謾罵,甚至還扯出“私生子丑聞”。民主黨候選人格羅弗克利夫蘭最初以“好人克利夫蘭”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然而,1884年7月,共和黨挖出一個“大新聞”,揭露克利夫蘭有一個私生子。面對醜聞,克利夫蘭立即指示他的支援者們,“最重要的是説真話”。克利夫蘭承認曾在1874年向瑪麗亞克羅夫茨哈爾平支付孩子的撫養費,後者一度同多名男子交往甚密。克利夫蘭表示不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誰,作為這些人中唯一的單身漢,他擔起了這份責任。就在大選投票前幾天,親共和黨媒體又發佈哈爾平的宣誓書。哈爾平聲稱,直到認識克利夫蘭,她的生活“一直是純潔無瑕的”,毫無疑問孩子的生父就是克利夫蘭。共和黨候選人詹姆斯G布萊恩的支援者們甚至還編了一首歌,名為“媽媽,媽媽,我的爸爸在哪”。對此,克利夫蘭競選陣營認為坦率是應對這起醜聞的最好辦法,他們承認克利夫蘭同這個孩子的母親存在“不正當關係”,孩子出生後被冠以“克利夫蘭”這個姓氏。克利夫蘭陣營的止損工作很成功,“私生子丑聞”並沒有令他失分太多,加上對手布萊恩捲入腐敗醜聞,克利夫蘭最終入主白宮。

  1988年總統大選期間,民主黨候選人邁克爾杜卡基斯的競選團隊副主任唐娜布拉齊爾散佈謠言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老布希同其助手珍妮弗菲茨傑拉德存在婚外情。她告訴記者:“美國民眾有權知道芭芭拉(老布希的妻子)是否會在白宮同他睡同一張床。”考慮到這個謠言過於離奇,杜卡基斯陣營稍後解除了布拉齊爾的職務。然而,老布希陣營並未因此放棄抹黑對手的機會。共和黨競選戰略家李阿特沃特被認為策劃了一系列針對杜卡基斯的謠言,例如杜卡基斯的妻子基蒂曾焚燒美國國旗以抗議越南戰爭、杜卡基斯接受過心理疾病治療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所謂杜卡基斯存在心理疾病的謠言是他最終敗選的一個重要因素。

  1992年總統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比爾克林頓的許多隱情被揭露出來。對手披露他在越南戰爭期間逃避兵役、曾經吸食大麻以及喜歡玩弄女性等等。共和黨候選人老布希指責克林頓在學生時代曾前往蘇聯密會共産主義者。克林頓還被爆與模特珍妮弗弗勞爾斯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儘管如此,老布希還是因為經濟問題敗于克林頓之手。

  2008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期間,約翰愛德華茲被爆同電影製作人賴麗亨特存在婚外情和私生女,這一醜聞終結了他的問鼎白宮之路,從而使奧巴馬和希拉裏成為民主黨陣營的佼佼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