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非洲裔犯罪風險更高?美最高法院關注死刑歧視

2016年10月08日 08:41:1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就大約20年前的一項死刑裁決發表觀點,傾向於接受被告主張,即當時法庭在量刑時依據被告是非洲裔的情況而做出死刑判決。

  被告名為杜安巴克,現年53歲,涉嫌于1995年開槍射殺前女友及其情人。在1997年的庭審中,法庭聽取了一份心理醫生的證詞。證詞認定巴克作為非洲裔存在更高的暴力犯罪風險,法院基於這一判斷判處巴克死刑。

  此後,在獄中的巴克一直尋求就死刑裁決上訴。近年來,美國警方暴力執法頻頻引發爭議,提升了全國對種族歧視問題的關注度,巴克一案由此成為外界檢視司法系統種族歧視問題的代表案例之一。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就巴克的上訴請求舉行聽證會,預計晚些時候作出有關裁決。

  最高法院法官塞繆爾阿利托表示,巴克一案是“非常不尋常的案例”,“量刑階段庭審中發生的事情站不住腳”。

  其他幾名法官對得克薩斯州屢次拒絕巴克重審訴求的做法感到驚訝。法官斯蒂芬佈雷耶對得州當局辯護律師提出質疑:“有什麼合理理由解釋,這個人(被告)為什麼不能給予重審的機會?”

  【疙瘩難解】

  最高法院聽證會上,巴克的非洲裔辯護律師之一、來自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克裏斯蒂娜斯旺斯現身也成為關注點之一。此前,很少有非洲裔律師能在最高法院聽證會上做口頭辯護。

  斯旺斯説,根據得州法律,只有檢方能證明一個人將來仍對社會構成危險時,法院才可以判處其死刑。而此案中,心理醫生的證詞認定巴克因其非洲裔身份而存在重新犯罪的高風險,將裁決推向了死刑,而其中明顯的種族偏見這一疙瘩很難讓人不再想起。

  最高法院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認為,這種涉及種族差異的判斷本不應該作為證詞出現在法庭上,“所有人都這麼認為”。(徐超)(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