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外媒:美國下任總統將如何繼續“亞洲再平衡”?

2016年09月29日 09:38:52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外媒:美國下任總統將如何繼續“亞洲再平衡”?

  9月26日,在美國紐約州亨普斯特德的霍夫斯特拉大學,希拉裏克林頓參加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電視辯論。新華社/路透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道日本外交學者網站9月26日刊登題為《日中關係:奧巴馬支點轉移政策之後局勢展望》一文。文章是《再平衡》專欄作者默西郭與達特茅斯學院政治係副教授、哈佛大學賴肖爾日本問題研究所會員珍妮弗林德的對話錄。全文如下:

  郭:美國新總統上任後該國的向亞洲再平衡政策會有什麼變化?

  林德:希拉裏克林頓當總統的話會繼續致力於再平衡。她畢竟是奧巴馬政府中這項政策的主要代言人。總體上講,希拉裏在很大程度上擁護深度交往或者説開明國際主義戰略,所以如果當上總統,她會注意維護美國在東亞的力量、信譽和影響力。

  希拉裏政府會在某些方面背離奧巴馬總統在該地區的政策。當然,希拉裏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那是奧巴馬一直大力提倡的。奧巴馬看不上用武力捍衛美國信譽的花言巧語,希拉裏則也許會信奉那些觀點。若果真如此,鋻於中國在其島嶼爭端中表現得咄咄逼人,這會導致美國在那些爭端上推行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進而增添爆發美中危機的風險。

  郭:請具體説説更“積極有為”的美國政策有哪些軍事內容。

  林德:希拉裏當總統的話可能會讓白宮的意見與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更加接近。白宮的立場比太平洋司令部要溫和,後者在哈裏哈裏斯上將的領導下直言不諱地提醒警惕中國的“挑釁性”。眾所週知,希拉裏的立場比奧巴馬要強硬,她領導下的白宮也許會更靠近太平洋司令部一方。

  唐納德特朗普當總統當然就大不一樣了。他的施政綱領正如《紐約時報》前不久所説“晦澀難解、心血來潮”。但從我們能知道的情況來看,特朗普的競選綱領是反對開明國際主義平臺的,因此,假設他在任時奉行這樣的議程,那他當總統會帶來重大變化。

  特朗普大談美國的盟國應當增加防務支出。這沒什麼不尋常的,所有政治家都表示希望美國的盟國花更多錢、做更多事。特朗普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用他自己的話説,如果盟國不答應他就“放棄”。

  開明國際主義者接受富有的盟國推卸責任是因為:1、他們擔憂區域軍備競賽的影響,因而想予以防止;2、開明國際主義者認為,如果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安全政策有影響力,那會轉化為美國在經濟等方面的漁利。

  現在,可以從特朗普的講話推斷出來的是,他不想用美國的金錢或軍事力量去防止區域軍備競賽——如果日本和中國最終打起來,那是給他們出難題。再者,特朗普並不認為美國的影響力讓美國漁利。他實際上認為恰恰相反,強調美國政府做了“賠本買賣”。因此,特朗普估計會更改那些協議。他是會像以往很多總統那樣懇求盟國增加支出還是會真的“放棄”,誰也説不準。

  郭:希拉裏當總統對日中關係的潛在影響是什麼?

  林德:日中關係惡化的原因並不在於誰主白宮,其背後有著更大的力量。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一個大國的崛起總是會在現有大國當中引起不安。別忘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美國人曾對日本的崛起憂心忡忡,而日本是民主制國家,是美國的盟友!更糟糕的是,日中兩國有領土爭端,那會是一個衝突爆發點。這些因素皆指向當前的競爭性戰略關係,不管是誰領導美國。

  希拉裏當總統的話會延續美國的再平衡行動,加強美日聯手對中國的威懾。東京和華盛頓可能會繼續與同樣覺得受中國崛起威脅的亞洲民主制國家建立夥伴關係。

  郭:如果是特朗普當總統呢?如果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放棄”,那美國在安全問題上的盟友日本該怎麼辦?

  林德:如果特朗普從日本得不到“划算的買賣”而準備“放棄”,那麼,日本有兩條路可走。日本可以聽任人口減少、經濟下滑,仍然不怎麼花錢打理防務,甘願置身於中國轄下的亞洲,儘量往好處想。這是阻力最小的道路。在這樣的世界裏,日本和中國會繼續開展貿易並在很多方面富有成效地交往,但中國能夠隨心所欲地擺布日本。

  另一條路是,日本在美國“放棄”後設法獲得它目前所沒有的力量投放和核武器能力。人們覺得這是安倍晉三首相會想走的路,但不知道這個國家是否會願意。如果走這條路,日本可能會大幅增加防務支出,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百分之二三。這將是很大的增幅,但仍低於面臨威脅的大國通常會支出的數額。(編譯/何金娥)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