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大選首次電視辯論 攻擊蓋過政見表達

2016年09月28日 06:52:1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美國大選電視首辯,攻擊蓋過政見表達

  缺少充分系統的政見表達,只在攻擊對手上下功夫,也讓電視首辯沒有産生贏家。如同一部引發高度關注而實際上品質低劣的電影,電視首辯的精彩度與收視率呈反比。

  當地時間9月26日晚,希拉裏和特朗普在紐約州霍夫斯特拉大學拉開了美國總統候選人三場電視辯論會的序幕。歷史上,美國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對最終選舉結果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本次大選的電視辯論有可能是個例外。辯論雙方基本盤都很穩固,也都存在明顯短板,關鍵在於如何吸引30%B35%的中間選民站隊。這場電視辯論吸引了1億觀眾收看。

  電視辯論前,雙方都做了充分準備。希拉裏與競選團隊作了辯論預演,特朗普團隊則通過數據庫蒐集了希拉裏不當言行的大量數據。這也決定了電視首辯的方向:重要的不是政見表達,而是突出對方短板進行攻擊。如果説,此前漫長的初選過程中雙方已把抹黑對方的手段用到了極致,那麼在電視辯論中,雙方要做的就是如何優雅地抹黑。

  首辯共設了三個辯題:經濟、族群衝突和安全。關於經濟問題,特朗普的主要觀點是實施裏根時代以後最大規模的減稅政策,將企業所得稅率降至15%,吸引5萬億美元海外資金回流,放棄北美自貿協定和TPP;希拉裏的主要立場是,維護自由貿易框架,設立偏向中小企業的稅收政策,增加1000萬個就業崗位。關於族群衝突,特朗普強調的是法律與秩序;希拉裏則強調購槍資質審查。關於安全問題,特朗普強調廢棄北約,向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等軍事盟約國收取“保護費”,加強網路安全,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儘快消滅IS;希拉裏則強調同盟國的重要性,以及加強網路安全。

  客觀講,除了經濟辯題雙方各自給出的減稅至15%和增加1000萬個就業崗位這兩個承諾,其他內容乏善可陳。事實上這也不是雙方角力的重點,重點在於如何提醒電視觀眾,對手如何不勝任白宮主人之職。特朗普認為,美國目前存在的挑戰,主要來自克林頓和奧巴馬主政時期的決策失誤,而希拉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暗示希拉裏在“電郵門”事件上不夠誠實,健康狀況也不適合領導美國。希拉裏則強調特朗普的富商身份,暗示其政策只偏向富人階層,質疑其從政能力,要求公佈稅單。在安全辯題上,則強調自己具有豐富的從政經驗。

  一定程度上,特朗普和希拉裏都掉進了自設的陷阱裏。特朗普儘管體現了前脫口秀明星的口才,但沒有明顯改善自己咄咄逼人、大話炎炎的公眾形象;希拉裏則在防守反擊時習慣性地以政治精英感為盾牌,這也正是她與公眾拉開距離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核不擴散等話題中,特朗普和希拉裏多次提到中國,延續了美國大選進程中視中國為競爭對手的傳統。不過,雙方都缺乏新意,也沒把中國作為辯論展開的論據。

  缺少充分系統的政見表達,只在攻擊對手上下功夫,讓電視首辯沒有産生贏家。事後民調顯示,傾向特朗普的陣營認為特朗普勝,傾向希拉裏的認定希拉裏勝。雙方此前並駕齊驅的民調支援率,很難因此拉開距離,中間選民也很難因為這場辯論就決定立場。

  如同一部引發高度關注而實際上品質低劣的電影,電視首辯的精彩度與收視率呈反比。美國大選的走勢,還要看未來1個多月的時間裏,如何演變。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