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中國超生夫婦在德獲難民身份 當地華人:孩子成居留工具

2016年09月19日 07:01:4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據德國《明鏡》週刊18日報道,一對非法入境並長期居留在德國的未婚中國夫婦,近日以中國“嚴格的家庭政策,擔心遭受歧視”為由,要求德國法院給予他們超生的孩子難民身份。週四,德國巴登—符騰堡州行政法院作出判決,判定他們的第四個孩子有權在德國獲得難民身份。德國媒體指出,以中國人口政策為由成功申請難民身份還是首次,這意味著,有兩個以上孩子的中國家長都有可能在德國申請難民庇護。

  “德國之聲”稱,這對父母的四個孩子均在德國出生。母親的中國護照已過期,父親在德國生活了約12年,也沒有任何身份證件。兩人都是通過組織非法移民的人販集團進入德國的。據稱,這對父母和他們的第一、第二個孩子處於“容忍居留”狀態,第三和第四個孩子則獲得德國司法機關給予的“輔助性保護”。不過,兩者都無法與難民身份相比,後者擁有工作許可,並可獲得難民補貼。所以,這對父母把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管理局告上法庭,要求後者給予第三第四個孩子難民身份。

  負責代理此案的德國律師介紹,這對家長擔心,他們出生的第三和第四個孩子在中國有可能成為“二等公民”,因為中國長時間以來實行一胎政策,不久前才允許普遍開放二胎。《明鏡》週刊稱,這對父母向德國法官表示,孩子在中國無法獲得戶口,也不能去上學,無法享受正常公民在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社會福利。另外,他們還擔心被遣返到中國,被處以罰款。

  “每個難民的避難申請都是個案。”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管理局發言人向德新社表示,從原則上來説,如果孩子的難民身份得到確立,其家長也有權獲得家庭難民保護。但前提是,家長已在家鄉組建起家庭。目前這對中國伴侶的情況不符合這一要求。行政法院發言人則指出,這一判決有可能在全德國範圍內成為榜樣。雖然該案的判決結果一開始只在巴登-符騰堡州有效,但依照慣例,德國其他聯邦州在面對類似案件時也會參照這一審判結果。

  德國聯邦移民與難民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僅今年前7個月,就有382名中國人遞交難民庇護申請。2015年共有553名中國人遞交難民申請。

  此案在德國華人圈也引發巨大反響。18日,在“德國熱線”華人論壇上,對於該事件的討論已達7頁。有華人指出,這個孩子不過是其父母取得德國居留權的工具而已。還有人認為,這對夫婦的做法,第一影響孩子前途,第二影響國家聲譽。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