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裏約奧運對變性人“開綠燈” 無需手術即可參加奧運

2016年08月05日 10:26: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外媒報道,今年初國際奧會敞開大門,容許變性人不一定要完成變性手術即可直接參賽。在裏約奧運的賽場上,將出現變性運動員與正常選手同場競技。

  其實早在2003年國際奧會就制定了條例,變性人若要獲得參賽資格,必須確定接受過變性手術,及術後至少2年的荷爾蒙療程,但時隔13年,社會上對性別認同認知程度增加,國際奧會也放寬標準,不再要求變性人接受手術,女性變為男性的運動員,基本上無任何限制,而從男性變成為女性的運動員,只要提供比賽前1年內及比賽期間的睪酮素數值低於一般標準值即可。

  從男變女的變性人,會使“她們”體內的睪酮素消失,同時肌肉量減少,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流通也會縮減,勢必會影響參與以力量及耐力為主的運動項目成績。不過大部分男變女的運動員,因其體內殘存的睪酮素仍可發揮作用,要持續服用高劑量的雌激素才可降低,讓人質疑“她們”在運動場上可能存在競爭優勢。

  國際奧會醫學主任巴吉特認為新規勢在必行:“這是科學共識,而不是規則或規定。這是醫學和科學委員會的建議,我們認為這是最好的建議。”前國際奧會醫學委員會主席奎斯特參與起草新的條例,並且表示這是社會和政治的變革。他説:“我們必須重新研究來適應時代的發展,拒絕實施變性手術的要求不再是合法的。”

  來自英國媒體報道,兩位已經進行變性手術、現性別為女的英國運動員,將參加裏約奧運會不同項目的比賽。

  在世界體壇甚至是奧運會上,變性人並不是一個神秘的話題。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奪得女子百米冠軍的波蘭人斯坦尼斯洛娃-瓦洛斯維奇就擁有完整的男性外生殖器及含混的染色體,也就是説她其實是個雙性人。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因性別而備受爭議的南非女子中長跑運動員塞門亞獲得女子800米亞軍。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