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漢德工業4.0促進基金主席:這場革命,將“把機器變成人”

2016年06月27日 08:4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劉天】第四次工業革命正以不可抵擋之勢席捲全球。去年5月,中國政府正式印發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不久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深入對接是重要議程之一。值此契機,《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蔡洪平先生,他是最早把“工業4.0”概念引入中國本土的人士之一。身為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部前主席,他身上有太多耀眼標簽——“首富園丁”“中國民營企業海外上市之父”……2015年2月,蔡洪平毅然“轉身”,創建了全球第一個連接“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的高端投資平臺——漢德工業4.0促進基金。這位見證中國數個超大體量工業企業上市,據説可以熟練背誦500多個工業方面指標的前資深投行家,對製造業有著深刻見解。

  沒想到這個浪潮來得這麼快

  環球時報:您結束投行生涯,創建漢德基金,最近參與收購擁有178年曆史的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收購全球最先進的義大利柔性機器人抓手。您“轉身”的觸發點是什麼?

  蔡洪平:我可能是華爾街投行中唯一一位連續20年一直在歐資銀行工作的華人高管,對歐洲的經濟和工業情況都比較熟悉。特別是在德意志銀行的5年多時間裏,有幸聆聽2012年德國政府和科學家聯合舉辦的會議,當時第一次提出“工業4.0”的口號,讓我感受非常深刻,看到德國的工業正走在世界的前面。智慧化生産在解決人類的生産問題上是又一次革命性浪潮,它能夠實現實時生産、個性化生産、無人化生産。我沒有想到這一切以這樣快的速度到來,這帶給我很大的震撼,這是一個觸發點。

  其次,我發現中國有非常好的市場、能幹的企業家、願意創新的人群,但缺乏系統的好技術。而德國作為全球工業領袖,有非常好的技術,特別是德國眾多的中小企業,是德國真正的工業引擎,而不一定是西門子和寶馬。德國甚至一個家庭兩代人只做一個産品,但德國市場的增長有限。於是,我有感而發,在想能否在這個全球工業4.0到來的時刻,將中國優秀的工業企業與德國先進的中小企業進行對接,幫助德語區75萬家中小企業打開中國市場,幫助中國實現産業升級,做兩地企業技術、市場、資本對接的一個橋梁。

  我的這一想法有幸得到中德兩國政府的大力支援,也得到中國主權基金的投資和鼓勵。由於工作需要,我必須辭掉德意志銀行的工作來全職做這個事,而漢德基金是全球第一個跨洲、專注于工業領域的促進基金。目前我這個基金主席是無薪水的,我心甘情願,但我必須要用一個私募基金的方式,以市場化運作來做成這件事,這樣效率最高。

  環球時報:中國製造2025與最早由德國提出的工業 4.0有何不同?什麼因素推動全球進入這樣一個時代?

  蔡洪平: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政府獨立提出來的。中國製造2025、德國工業4.0、法國“工業化新法蘭西”,美國“再工業化”,共同指向的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全球工業4.0時代的到來基於兩個背景:一,全球已基本完成自動化,即第三次工業革命;二,過去20年來,網際網路及data net、tech net轟轟烈烈地成長起來。這使得網際網路和自動化得以結合,從而産生新的工業革命。可以説,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把人變成機器”,而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把機器變成人”。

  上一頁12下一頁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