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2日發佈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5年期間,全球武器轉讓總量比前5年增加14%,美國和俄羅斯依然是全球軍工界的霸主,印度在軍火進口榜單上保持第一。
統計不涉及小型武器
這份報告所採集的數據源自各種公開渠道的報道和政府公報,武器轉讓包括軍售和捐贈,但不涉及小型武器。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武器與軍事支出項目負責人奧德 弗勒朗告訴記者,由於地區衝突和緊張局勢不斷,過去5年,全球武器轉讓總量持續上漲,主要流向中東、非洲和亞洲。
報告顯示,全球共有5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武器,其中美國和俄羅斯的出口量超過全球武器出口量的一半,美國的市場份額達到33%。弗勒朗説:“最近5年,美國共向96個國家和地區出售和捐贈武器,美國軍工界簽了許多出口大單,包括600多架F-35戰機。”從美國出口的武器,41%流向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土耳其和其他中東盟國。
俄武器出口受制裁牽連
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同比上漲3個百分點。報告暗示,如果不是因為2014年後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受到西方制裁,這一數字可能更高。
俄羅斯軍火的主要買家是印度、中國和越南,尤其是印度,這一全球最大武器進口國高度依賴俄羅斯軍火,大約70%的進口武器來自俄羅斯。近年來,印度也加大了對美國武器的進口。
過去5年,印度的武器進口量佔全球總量的14%,比排名第二的沙烏地阿拉伯多出一倍。報告指出,印度軍工業高度依賴進口,因為這一南亞國家缺乏能力“生産具有競爭力的國産武器”。
報告還顯示,過去10年,流向中東、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武器總量均呈現上升趨勢,只有流向歐洲和美洲的軍火總量呈下降趨勢。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成立於1966年,是一家研究軍備控制和裁軍問題的獨立機構。
王宏彬(新華社專稿)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