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歐債危機發酵德國難獨善其身 經濟增長出現疲軟

時間:2012-08-14 14:05  來源:經濟日報

  德國經濟屬於外向型經濟,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很大。當前,世界經濟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同時歐債危機如何發展形勢也不明朗。只要這種局面繼續存在,就會對德國經濟産生打壓和遏制的作用。從目前的形勢看,德國經濟在年底之前強勁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第一季度德國經濟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長0.5%。預計第二季度環比增長率不會超過0.2%。第三季度環比增長率最樂觀的估計為0.3%。但德國政府認為,儘管德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全年經濟增長率估計仍將達到0.7%。

  即使今年實現0.7%的增長率,鋻於去年的經濟增長率為3%,前年的增長率為3.7%,德國經濟下行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考慮到經過調整,德國經濟已經具備了某種增長和抵抗危機的能力,柏林經濟研究所和慕尼黑伊福經濟研究所排除了德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目前德國經濟雖在增長但空間有限,不排除陷入停滯的風險。

  根據對7000名企業家調查形成的ifo商業景氣指數,德國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已經大體無疑。ifo商業景氣指數已經由6月份的105.2點下降到7月份的103.3點。這已是這一指數連續3個月下降。

  根據過去的經驗,當這一指數連續出現3個月下跌時,經濟下行已成定局。企業家們不僅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感到憂慮,甚至對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走勢也不感到樂觀。

  不僅是ifo商業景氣指數連續下降,就是採購經理人指數也降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由於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元區經濟普遍蕭條,德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德國企業界和學術界似乎有一種擔憂或悲觀的情緒在蔓延,畢竟歐元區經濟和德國經濟緊密相連,因而在歐元區經濟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德國經濟開始走向下坡路。

  當前,德國經濟下滑幾乎涵蓋了除私人消費以外的各個領域。鋼鐵、化工和機械製造等投資産品行業的訂貨幾個月來一直在下降。這説明産業界對設備和裝備的投資在減少。同時,有十分之一的德國企業抱怨庫存增加,生産減少,開工率明顯不足,這將對就業市場産生消極影響。目前,工業界削減的工作崗位已經超過了新增崗位。業界預計,德國出口後勁不足,前景也不看好。至此,帶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有兩駕正在扯發展的後腿。消費方面,由於政府實行財政緊縮,公共消費也有所減少。

  但是相對於歐元區其他國家,德國經濟的底氣還是很足的。這主要表現在德國的實體經濟基礎牢固,而私人消費也支撐了經濟增長。

  根據慕尼黑經濟研究所的最新調查,零售商對當前形勢和今後前景的看法較樂觀,其依據是極低的失業率和增長的工資促使消費活躍,人們紛紛購買家用娛樂電器、傢具和服裝,因此消費品工業的前景看好。此外,家庭住宅市場依然活躍,因為低利率以及對通貨膨脹預期的擔憂促使人們踴躍購房。

  對德國經濟增長來説,還有一個利好消息就是歐元匯率下跌。專家認為,如果美國經濟繼續回暖,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上升勢頭,歐元匯率下跌無疑會帶動德國出口更快增長,從而有利於彌補德國對歐元區出口不足帶來的損失。(記者 魏愛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