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代表團征戰倫敦奧運 六大強項貢獻七成金牌

時間:2012-08-10 07:56  來源:人民日報

  當地時間8月8日,2012倫敦奧運乒乓球男團決賽,中國隊以3:0的戰績完勝韓國隊奪得金牌。圖為中國乒乓球隊慶祝奪金。記者 盛佳鵬 攝

  截至8日,六大強項總共奪得奧運金牌148枚,約佔中國代表團奪金總數的3/4。倫敦奧運會中國六大強項收穫25枚金牌,佔奪金總數的近70%

  截至倫敦當地時間8月8日,中國運動員在歷屆奧運會上的金牌總數已達199枚,其中,奪金數最多的項目依次為跳水32枚、舉重29枚、體操26枚、乒乓球24枚、射擊21枚、羽毛球16枚。以上6個大項總共奪得金牌148枚,約佔中國奪金總數的3/4。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已經到手的36枚金牌當中,六大強項共有25枚,佔奪金總數的近70%。

  數據表明,中國體育在奧運會上具備競爭實力的強項分佈相對集中,六大強項支撐的遠不只半壁江山。長期以來,中國體育受經濟基礎、自然地理、文化傳統等方面的限制,不能不加區別地廣布訓練網,對不同項目人才培養途徑和訓練手段必須有所區別。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出臺的中國體育奧運爭光計劃,其後歷經10多年的調整變化,結果,原以為投入少産出高的個人項目並無明顯提高,成本高、金牌數量少的三大球更是下滑。倫敦奧運會後,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奧運戰略再做研討和調整。只有突出重點,才可能拓展優勢。

  羽毛球在大眾當中普及程度非常高,二、三線城市健身場館中的羽毛球場地供不應求,節假日想打幾局球,不提前預約就很難得到滿足。乒乓球更開展到農村,村裏的文化活動室大都會有乒乓球臺,基層學校或縣級體校的教練員水準也不低。不僅基礎厚實,“小球推動大球”的中美外交、“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國際交流和“人生能有幾回搏”等理想追求,都出自乒乓球項目。這是中國體育一筆獨特的財富,不能因為金牌拿多了,就連在奧運會上展示和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文化內涵的作用都看淡了。

  六大強項形成整體優勢原因很多,但與專業化訓練、對運動項目規律的不斷探索和對技術的不懈鑽研密不可分。隨著其他國家和地區對這些項目的逐漸重視,我們的優勢面臨挑戰

  舉重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副其實的金牌大戶,自從2000年雪梨奧運會女子舉重成為正式項目之後,中國舉重隊每屆奧運會奪取的金牌都不少於5枚,堪稱表現穩定的隊伍。北京奧運會上更是有8金入賬,達到高峰。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