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日本經濟災後整體緩慢回升 擴大內需是當務之急

時間:2012-08-01 14:32  來源:經濟日報

  許滔繪

  受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等因素支撐,日本國內需求表現堅挺,整體經濟正在緩慢回升。但是,由於歐債危機的走向不甚明朗,美國經濟及新興市場國家、資源大國的經濟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日本經濟仍面臨著高度風險。

  經過去年“311”大地震和世界經濟下滑兩大衝擊的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夠回到緩慢回升的軌道,主要是靠日本內需增長的拉動。其中災後重建特需和環保車購置補貼措施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災後重建特需主要是用於災區恢復和重建等基礎設施所需的鋼鐵、建材、電子設備等。而佔GDP六成的個人消費的增長則成為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據統計,今年1月至3月,個人消費比上一季度增長了1.1%。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呈現增長勢頭。今年1月至6月,日本新車銷售數量同比增長53%,對今年第一季度實際GDP(按年率計算為4.7%)的貢獻率最大,也帶動了電子和鋼鐵等産業的發展。據經濟産業省測算,汽車的需求將給國內相關産業帶來4.6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和超過16萬人的就業。

  同時,日本經濟中還顯現出拉動內需的兩個亮點:一是65歲以上老年人的旅遊休閒度假、高檔購物消費成為主角。據統計,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手中的金融資産高達900萬億日元,幾乎與日本國債總額相同。二是入夏以來,外需的拉動作用在增大,企業並購活躍。據日本經濟新聞社調查, 2012年度全産業設備投資計劃比2011年度增加了16.8%,是10年來最高的增長率。但是,由於世界各國經濟近幾年紛紛呈現出“春天期待恢復、夏天期待落空、秋天緊急應對”的週期性特點,加上歐債危機的走向不甚明朗,美國經濟及新興市場國家、資源大國的經濟走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日本經濟仍面臨著高度風險。

  日本央行公佈的6月份日本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顯示,大型製造業企業信心等景氣判斷指數過去3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好轉。同時,日本央行日前發佈的7月份季度性區域經濟報告也顯示,日本多數地區經濟實現了溫和復蘇或加速增長,其中7個地區的消費實現增長或加速增長,8個地區資本支出實現增長或加速增長。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表示,受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等因素支撐,國內需求表現堅挺,日本經濟正緩慢回升。7月12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會議認為,日本經濟“正在溫和回升”,這一趨勢仍將繼續。

  然而,如何保持內需的穩定增長及經濟總體回升勢頭,防止通縮繼續發酵仍是當務之急。不久前,日本央行將2012年度實際經濟增長率預期從此前的2.3%下調至2.2%,2013年度經濟增長率則仍維持在1.7%的水準上。同時,央行還將2012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升幅預期下調至0.2%,這使人們期待儘快走出通縮的目標變得更加渺茫。統計顯示,日本工薪家庭今夏獎金平均為61萬日元,跌至2003年以來的新低。日本內閣府日前公佈的5月份景氣動向指數顯示,反映經濟現狀的同步指數環比下降1.2點至95.8,連續兩個月下滑。6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40.7,較上月下降0.3點,時隔1個月走低。據此,政府把對經濟總體形勢的評估從“處於改善趨勢”下調為“幾乎未發生變化”。

  有專家指出,此次災後重建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的災後重建不同,其需求不是集中地短期大量釋放,而是長期細水長流,也許需要幾十年時間,所以不能指望重建對日本經濟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還有專家將日本環保車補貼政策稱作“寅吃卯糧”,即提前消費。由於該補貼政策到2013年2月底結束,所以人們擔心該政策結束後日本的內需將會出現嚴重下滑。日本政府2010年就曾實施環保車補貼政策,到該年9月結束後,當年10月至12月的汽車銷售同比驟減24%,致使該季度的GDP陷入了負增長。

  7月11日,日本政府召開了國家戰略會議,敲定了《日本重生戰略》。戰略提出,擬在2020年度前實現11個經濟增長戰略和38個重點目標;將在頗具發展潛力的環保産業、醫療、護理、健康及旅遊領域開創100萬億日元以上的新市場,提供480多萬個就業崗位。戰略設定了3項重要課題:一是從“311”大地震和福島核事故中復蘇、擺脫通貨緊縮、兼顧經濟增長和財政健全,今後3年為“集中努力期”,政府將通過重點撥款、放寬限制等方式實現目標。二是在環保領域提出了開創50萬億日元以上的新市場和140萬個就業崗位的目標,新一代汽車佔新車銷量比例的目標將提升至50%。三是在醫療、護理、衛生領域,將通過研製新藥和醫療器械來開創50萬億日元的新市場和284萬個就業崗位。戰略同時表示,為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將把與日本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國家的比例從2011年的18.6%提升到80%,並在旅遊領域創造56萬個就業崗位,將廉價航空公司乘客所佔比率提升到與歐美持平的20%至30%。(記者 鮑顯銘)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