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外媒聚焦歐債危機問題 歐元區寄望中國經濟增長

時間:2012-06-18 14:59  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當地時間16日抵達墨西哥城市洛斯卡沃斯,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這次峰會是在歐債危機持續惡化、美國經濟復蘇乏力、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放慢的背景下召開的,中國在振興全球經濟上會發揮怎樣的作用,成為峰會的關注焦點。

  二十國集團涵蓋的人口占全球的2/3,面積佔全球的60%,GDP佔90%,貿易額佔80%。此次峰會18日開始,重點討論世界經濟形勢、加強國際金融體系、發展、貿易和就業等議題。

  墨西哥新聞電視臺17日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為紀念中墨建交40週年親自率團訪問墨西哥,並出席G20峰會。胡錦濤接受墨西哥主流媒體採訪時,回顧了中墨建交40週年以來雙方友好交往的歷史,還介紹了中國發展的情況。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1%,經常賬戶盈餘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已下降至1.4%。這些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談到即將召開的G20峰會,胡錦濤表示,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各成員應該本著同舟共濟、互利共贏的精神,共同致力於保增長、促穩定,鞏固並增強來之不易的經濟復蘇勢頭。

  《印度時報》稱,印度總理辛格16日赴墨西哥參加G20峰會前,也表達了對歐債危機的擔憂。他認為歐債危機會進一步衝擊全球市場,並對印度經濟産生負面影響。辛格希望歐洲國家領導人能夠採取“堅決措施”解決他們所面臨的財政問題。

  歐盟主席巴羅佐15日公開表示,歐盟會在這次G20峰會上向各國領導人承諾,歐元區國家政府會採取措施解決歐元區債務危機,而且歐元和歐元區將繼續存在下去。美國《華爾街日報》16日引述巴羅佐的話稱,“歐洲決意向世界證明,歐元和歐元區發展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但外媒眼下仍質疑歐元區乃至歐盟能否憑藉一己之力化解歐債危機。英國《金融時報》引述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茨的話稱,“歐洲已經走進歷史死衚同,歐盟未來有望恢復增長的唯一可能,也許就是借助中國、美國、印度和巴西的增長”。經合組織公佈的20國集團最新經濟報告顯示,在第一季度,澳大利亞、德國、日本、韓國和墨西哥的經濟增長步伐加快,而其他G20成員國的增長則出現放慢或企穩。《印度教徒報》稱,一直被稱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中國和印度都放慢了增長腳步,中國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下降到8.1%,較去年同期的9.7%下滑明顯。印度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為5.3%,為9年來最低季度增速。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前不久表示,印度可能成為第一個失去投資級評級的“金磚國家”。但美國經濟諮詢公司環球透視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表示,雖然出現溫和減速,但預計中國經濟將會軟著陸。他説,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最主要引擎。

  法新社稱,中國目前是手握大筆歐債的國家之一,而歐洲也是中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市場之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被認為與歐洲經濟持續低迷有關。因此,中國被認為十分關切歐債危機的發展和對自身經濟的影響。中國認為,解決歐債危機主要還得依靠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歐洲經濟引擎”。有分析認為,目前全球央行(金融穩定委員會)協同出手救市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大可能奏效。

  峰會期間,胡錦濤將會見有關國家領導人,被稱“胡奧會”的中美領導人會晤更是媒體關注的“重頭戲”。《西澳大利亞人報》16日引述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羅茲的話稱,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胡錦濤主席將在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話題涉及伊朗、敘利亞、朝鮮等重大國際問題。今年3月份,中美領導人在韓國首爾的核安全峰會上舉行過會晤。

  出席G20峰會前,胡錦濤前往丹麥訪問。英國廣播公司16日稱,這次中丹領導人會面,被看做是中歐加強合作的積極反映。丹麥國家廣播電視臺網站16日發表文章稱,胡錦濤對丹麥的訪問是歷史性的。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丹麥經濟受創嚴重,中國最高級別代表團此時訪問丹麥,十多份經濟協議的簽署為丹麥帶來了大量投資。法新社16日引述丹麥政府的消息稱,丹中雙方就關稅、環保、文化交流和農業領域合作簽署一系列協議。丹麥表示,協議總額高達31億美元,不過沒有透露具體細節。路透社稱,中國對歐盟的清潔能源技術很感興趣,願意到北歐國家進行投資。此外,中國希望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國,北極理事會是一個政府間合作論壇。(記者 吳成良 穆積山 王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