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裏約+20”峰會聚焦可持續發展 具有三大特點

時間:2012-06-15 09:46  來源:人民日報

  當地時間6月13日,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秘書長沙祖康在巴西裏約熱內盧郊外的裏約中心指出,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是聯合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會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又被稱為“裏約+20”峰會,本次峰會于6月13—22日在裏約熱內盧舉行。13—15日將舉行政府間第三輪也是最後一輪籌備會,為峰會成果文件展開最終協商;16—19日將舉辦俗稱“人民峰會”的“可持續發展對話”,涵蓋海洋、食品安全、消除貧困、應對經濟和金融危機、可再生能源、水資源、可持續的生産與消費、城市與創新、就業與移民、森林等10個領域,成果將提交峰會;20—22日將舉行又稱“地球峰會”的首腦峰會,將達成政治承諾、出臺成果文件。

  20年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裏約熱內盧舉行,簽署了《21世紀議程》等重要的政府間協議,提出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防治荒漠化,提醒各國關注環境與發展的關係,使環保的概念深入人心。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副發言人蘇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20年來,世界政治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全世界各國國內生産總值大幅提升,世界貧困人口的比例由46%下降到26%,但是這種發展是不平等也不平衡的:目前仍有10億人生活在極度貧困中,地球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付出的代價是人類的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發佈的最新一版《全球環境展望》綜合報告警告説,地球各個系統的承受能力幾近極限。蘇馬説,此時此刻,人類必須轉變生産、消費和生活方式、改善經濟發展模式,在發展的同時處理好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關係,實現既能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準,又能保護環境、達成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可持續發展。“裏約+20”峰會將成為人類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旨在指導世界各國乃至全人類在2012至2032年又一個20年間,明確可持續發展目標、建立機制框架、推行可持續發展。

  本次大會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參與人數最多、規格最高。根據目前的統計,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有186國將派出代表團,來自政府、國際組織、民間組織、企業等約5萬人匯聚裏約熱內盧參與歷時10天的3000多場會議與活動,其中僅各國政府官員就達1萬人。

  二是首次充分調動了國際組織和民間團體的力量,並積極集聚社會公眾的智慧。如會議期間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對話”論壇活動就為非政府組織、企業、專家學者、民眾代表等提供了各抒己見並能與官方代表對話的平臺。同時,聯合國通過網路和微博開展“對話裏約+20”和“我們期望的未來”投票活動,將由公眾票選出“對話”的10個領域100個提案中最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前10項提交給峰會。此舉有益於為可持續發展達成全球共識、形成全社會合力。

  三是和主題呼應,本次大會的兩大主題是“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背景下的綠色經濟”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框架”,大會通過無紙化資訊發佈、使用電動汽車、減少會議期間密集出行等措施,力求綠色環保,節約能源。

  巴西總統府社會聯絡部特別顧問佩斯塔納在談到會議籌備情況時對記者説,巴西為能再次舉辦有利於人類發展的盛會而深感自豪,政府與社會各界相繼投入1億雷亞爾(1美元約合1.85雷亞爾),會議期間出動約5000人提供各類服務。1992年裏約會議後,巴西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為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新的焦點。巴西擁有清潔的、可持續的能源構成:90%的電力來自水電,汽車使用生物能源,但是還面臨著扶貧、保護亞馬孫流域等挑戰。巴西希望在此次會議上能展示新形象、發揮新作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